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考点二十三古代诗歌的情感态度和语言艺术(原卷版)第一组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枕上作陆游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壮日自期如孟博①,残年但欲慕初平②。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注:①孟博,即东汉人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②初平,即黄初平,黄大仙。《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夜不成寐,听到城楼上的更漏已经报过三更,照应了题目“枕上作”。B.颔联写穴鼠出行和犬踏枯叶的声音,从听觉的角度直接刻画了诗人静夜不寐的情景。C.颈联将“壮日”和“残年”相对,几十年的光阴跨度暗含了诗人经历与心理的变化。D.全诗从幽寂的环境写起,诗人于孤寂难眠中回首往事,又由此生发出深沉激烈的情感。2.陆游在另一首《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诗》中有“八十将军能灭虏,白头吾欲事功名”的诗句,两首诗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3.依次对这首诗各联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A.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凉的风肃肃吹来,山谷林间顿时变得清爽凉快。B.它吹散了山中的烟云,卷走山上的雾霭,使涧底和山间的房屋清晰可见。C.凉风来来去去本来没有踪迹,它的吹起和停息却好像很有感情,合人心意。D.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松涛响起,像是在感谢风一天的辛劳。4.诗人为什么说风“动息如有情”?结合全诗分析说明。三、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①不自苦,膏泽②且为喜。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插秧歌宋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注】①劬:qú,辛劳。②膏泽:滋润作物的雨水。5.下列对韦应物《观田家》一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韦诗首句运用白描手法,一个“新”字既写出万木逢春雨的欣欣向荣,又流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B.“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总写农家耕作。“几日闲”更是用反问句式道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C.“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写农夫的无存粮与徭役之苦,笔墨虽朴实,但同情之意流注其间。D.韦诗层层铺陈的前十四句与深化主旨的尾句,用笔繁简对比鲜明,突出了作者被贬闾里的艰辛。6.有人认为,韦应物的《观田家》相较杨万里的《插秧歌》,思想情感更深沉。请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晓发公安①杜甫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②亦不迟。邻鸡野哭③如昨日,物色生态④能几时?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出门转眄⑤已陈迹,药饵扶⑥吾随所之。【注】①大历三年,诗人离开公安前往岳阳。②明星:启明星。③语出《孔子家语》:“若是哭也,其野哉。孔子恶野哭者。哭者闻之遂改之。”④物色:指物。生态:指人。⑤转眄[miǎn]:转眼。⑥扶:陪着;维护。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全诗叙写晓发公安之见闻感受,以人生感触为主线,景中融情,语言老到。B.首联中的“击柝“明星”点明标题中的“晓”字,“复”字便见得前此已饱闻。C.第二句中的“亦不迟”意谓柝声一歇,启明星也出现了,仿佛催人早早出发。D.第七句照应颈联,第八句照应颔联,形成尾联分别呼应颈联和颔联的结构。8.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晚泊岳阳①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