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重难点11:现代文阅读II散文阅读中艺术技巧探究(解析版)一、考情一览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2023全国甲卷《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随笔特征2022新高考Ⅱ卷《到橘子林去》本文的童趣往往通过细节体现出来,请指出三处这样的细节并简要分析。(6分)细节描写上海卷《我和父亲》第⑥段中写父亲“悄悄指给我看一个油头的男人脖子上系着的花围巾”,请赏析该细节描写在刻画父亲形象上的妙处。(3分)2021天津卷《送一位远征的友人》结合文本说明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现了怎样的心情?(5分)综合赏析2020新高考Ⅰ卷《建水记(之四)》第7题D项:文章最显著的文字特点是常常大量堆叠同类词语或词组,以此形成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同时也表现了物阜民安的世俗生活气象。语言赏析全国Ⅲ卷《记忆里的光》第7题D项:文章寓象征于写实,喷吐着白汽、冲破黑暗呼啸而来的火车,既是写实的,也是象征的,它象征着伟大的力量、崭新的时代。象征手法二、命题趋势①就能力点而言,主要考查修辞、语言及表现手法等。②就考查范围而言,主要是从小处设题,从句段切入考查;还可以从大处设题,从全文角度考查。③就题型而言,主要使用选择题,兼及主观题。一、设问形式1.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艺术特点。2.结合相关文本,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二、解题方法表达技巧(一)分析表达方式1.记叙叙事人称有三种:(1)第一人称:①便于作者抒发自己或人物的思想感情;②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自然。(2)第二人称:①营造一种亲切的氛围,把所要表现的事物更亲切地表现出来;②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3)第三人称:①以局外人的视点进行叙述,作者往往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把他们的经历或事件的发展变化呈现在读者面前;②使所叙人物或事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的生活面更为广阔。叙述方式(1)顺叙:次序井然,条理清晰(2)倒叙:突出中心,设置悬念,使文章波澜起伏(3)插叙: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2.描写(1)写人正面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侧面描写:对环境或次要人物的描写间接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使其鲜明突出。(2)写景多感官结合空间方位动静结合虚实结合3.抒情直接抒情:淋漓尽致,具有强烈感染力。见接抒情:融情于景、融情于事、托物言志,使文章含意蕴藉、意味无穷。(二)结构技巧抑扬结合:巧作抑扬,行文跌宕,使人、物特征更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能解明地表情达意,增强文章波澜曲折之美,增强可读性和吸引力。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提纲犁领;强调文章中心,使主题鲜明突出。以景结情: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勇想象,体味文章的意境,使得文章“此时无情胜有情”,产声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卒章显志:深化内容,升华主题思想;总结全文,使结构完整。铺垫伏笔:谊染气氛,吸引读者;使内容完整、真实可信;使行文缜密、耐人寻味。(三)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一般包括象征、渲染、抑扬、对比、衬托、联想、想象、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语言特色鉴赏角度特点或作用用词之美炼字之美①准确;②精练;③生动、形象、传神。叠字(词)之美①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使语言具有绘画美;②韵律铿锵悦耳,使语言富有音乐美;③叠字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使语言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具有建筑美;④叠字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⑤叠字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使文章有一气呵成之感。反复之美突出某种思想,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化用(成语或古语)之美富有文采,典雅优美。句式之美(句子)长短之美行文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句子)整散之美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风格之美豪放、直白、华丽、精练、凝练、柔婉、含蓄、细腻、典雅、凝重、清新、明丽、朴素、活泼、诙谐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