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重难点14:文言文阅读之文本内容的概述与分析(原卷版)一、考情一览年份卷别设误选项设误角度提问方式2023新高考I卷C.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扩大范围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新高考II卷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以偏概全全国甲卷C.周尧卿为学注重独立思考,不迷信古人传注,而以通达文义为目的,他认为解释《诗经》的《传》《笺》各有得失,学习时应当加以分辨。曲解文意全国乙卷D.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曹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对釐负羁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曲解文意2022新高考Ⅰ卷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曲解文意全国甲卷B.张仪见到楚王,提出楚国如果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就会下令献上商于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齐国,还能得到秦国的恩惠,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关键实词解释有误2021新高考Ⅰ卷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无中生有全国乙卷D.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因果失当二、命题趋势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设误类型是曲解文意、以偏概全、扩大范围等1.四个选项基本按照行文顺序设置,选项内容大多是对原文的概括、转述或分析。按照行文顺序设置,有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2.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错误选项也非全错,而是某一点错。3.选项常见的设误手段主要有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时空有误、混淆关系等。4得关注的是2021年新高考卷从题干到选项的变化,尤其是选项不再分为“概括”与“分析”两部分,而是采用直接概述的方式。一、设问形式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二、解题方法1.通读全文,弄清文本内容整体快速阅读,扫清文中障碍,弄清文章的体裁及大致内容,总观总览。2.审清题干,明确锁定区域四个选项基本按照行文顺序设置,选项内容大多是对原文的概括、转述或分析。按照行文顺序设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3.结合语境,仔细分析比对在理解与分析选文内容的过程中,先读选项,然后将选项中的每句话在锁定的原文区域中一一比对。要特别注意难懂字词的理解,还要注意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看是否存在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错误。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分析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答案。4.回文检验,整体考虑作答做出初步判断后,考生应回看题目和内容,检查判断是否有误;再从文章内容的整体上排除错误选项,特别是隐性干扰;最后正确作答。(2023新高考I卷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