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4年高考语文临考押题卷01(天津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34567891011BDBDCDBBCA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7分)12.【答案】(1)这是(因为)他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而且预料自己将死。这部书实在是荒诞,不值得相信。(2)易牙、竖刀、常之巫一同作乱,堵塞了宫门,筑起了高墙,不让人通行,假称这是桓公的命令。【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托”,托付;“逆”,预料;“诞谩”,荒诞。(2)“相与”,一起;“通”,使动用法,让……通过;“矫”,假称。13.【答案】苏辙片面否定了管仲对齐国强盛的贡献,将使齐国强盛的贡献归功于鲍叔;苏辙肯定管仲有才能,但认为齐国的衰落是管仲未尽职尽责。冯梦龙认为管仲是目光长远、能辩忠奸的智者,在临死之时委托国家大事。齐国的祸乱是由于齐桓公缺少明智的判断,齐国的祸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可知:苏辙片面否定了管仲对齐国强盛的贡献,将使齐国强盛的贡献归功于鲍叔;苏辙肯定管仲有才能,但认为齐国的衰落是管仲未尽职尽责。根据原文“嗟乎!圣人所见岂不远哉”“愿君之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管仲死,尽逐之;食不甘,宫不治,苛病起,朝不肃。居三年,公曰:‘仲父不亦过乎!’于是皆复召而反”可知:冯梦龙认为管仲是目光长远、能辩忠奸的智者,在临死之时委托国家大事。齐国的祸乱是由于齐桓公缺少明智的判断。参考译文管仲作丞相辅佐桓公,称霸于诸侯,排斥打击夷、狄等异族,终其一生都使齐国富强,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重用。桓公死于宫廷内乱,五位公子争抢君位,此祸蔓延,直到齐简公,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齐国无一年安宁。功业的完成,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必然由一定的因素而引起;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于作乱之时,也必有其根源而预兆。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说是由于管仲,而说是由于鲍叔。至于齐国的祸乱,我不说是由于竖刁、易牙、开方,而说是由于管仲。为什么呢?竖刁、易牙、开方三人本就是乱国者,但重用他们的是齐桓公。有了舜才知道流放四凶,有了仲尼然后才知道杀掉少正卯,那桓公是什么人?回头看来,使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时,桓公询问丞相的人选。此时,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话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个人,不讲人情,不能亲近”罢了。唉,管仲以为桓公果然能够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该知道他的为人了吧。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不离开眼的人。如无此三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开始不重用他们,只是由于管仲在,一旦管仲没了,这三人就马上回家取出旧官帽,弹去灰尘,相互庆贺。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桓公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人,而是怕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这三人只是普通人罢了。若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跟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一个也不剩地除掉他们吗?唉!管仲是不懂得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啊!如果他乘着齐桓公询问时,推荐天下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虽死,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这三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就是不提他们也可以啊!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晋文公再强的了。晋文公的才能比不上齐桓公,他的大臣也都赶不上管仲。晋灵公暴虐,不如齐孝公宽厚。可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文公的余威,还能在一百年里充当盟主。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君主虽不贤明,但是还有老成练达的大臣存在。桓公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