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备战2024高考成语专项之常用成语典故汇编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代击鼓进军,第一通鼓士气高涨,第二通以后逐渐衰竭。释义:后来用以表示趁着刚开始劲头儿大时,一口气把事情完成。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的门客曾对他说,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为《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3.围魏救赵(孙膑):出自《史记》: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首都大梁。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释义: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战国时燕国刺客荆轲为了接近并刺杀秦王,将一把匕首藏在假言要献给秦国的一张地图里,到大殿上时“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8.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和蔺相如都是赵国的股肱之臣,但是廉颇因为嫉妒蔺相如地位在自己之上,于是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了顾全大局,故意避让。后来“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9.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指越王立志报仇,夜里睡柴草,饭前尝苦胆,敦促自己不忘报仇雪耻。释义:后来用以表示刻苦自勉,奋发图强。10.揭竿而起(陈胜):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指陈涉吴广起义时,摈弃简陋,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释义:指人民起义。11.三顾茅庐(刘备):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12.涸辙之鲋(庄子):出自《庄子》: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释义: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13.四面楚歌(项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