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考点十六辨析文言词语和文化常识——突破高考第11题(解析版)第一组1.下列对句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蚤生而晚杀”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中的“蚤”用法相同。B.五谷,五种谷物,具体指哪五种,说法不一。也常用“五谷”泛指所有粮食作物。C.“此王之道也”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两句中的“道”的含义不同。D.“此务粟之功也”与“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两句中的“务”的含义不同。2.下列对对句中词语的相关内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荫授,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被授以官职,“陶鲁,字自强,荫授新会丞。”表明陶鲁的儿子在陶鲁去世后“进副千户”也是荫授所致。B.严重,在“雍在军严重,独于鲁未尝不虚己”中的意思是“威严持重”,此句中“严”的意思与“新妇起严妆”中“严”的意思不同。C.弱冠,古代人到二十岁要束发行冠礼,谓之“加冠”,是成人的标志,它与“冠者五六人”中“冠者”的意思相同。D.视事,在“每晨,授经史讲解而后视事”中指处理公务,这个意思与古文中的“听事”、“致仕”的含义接近。3.下列对对句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问之道无穷”与“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穷”字含义和用法都相同。B.“朱笔”是蘸朱砂的毛笔,其中“朱”与“只是朱颜改”的“朱”都指红色。C.“过大则离披”与“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披”字含义不相同。D.苏轼字“子瞻”,此处以字称其名;曾国藩号“涤生”,这里以号自称。4.下列对对句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即阼,“阼”,本是大堂前东面的台阶,“皇帝即阼”中的“即阼”,就是登上阼阶主持祭祀,意指皇帝登基。B.壬子,古代用10天干、12地支相配纪年纪月纪日,经过计算,2023年为癸卯年。文中“壬子”用来纪年,应为“辛亥”后一年。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C.“日有食之,适见于天,菑孰大焉”的“适”和《石钟山记》里“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的“适”意义相同。D.股肱,本义是大腿和胳膊,常组成“耳目股肱”,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天下治乱,在朕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句中即为此意。5.下列对对句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负耒耜而自宋之滕”与“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负”字含义不同。B.“固不可耕且为也”与“固前圣之所厚”(《离骚》)两句中的“固”字含义相同。C.“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与“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氓》)两句中的“与”字含义不同。D.“故曰;或劳心,或劳力”与“所守或匪亲”(《蜀道难》)两句中的“或”字含义相同。6.下列对对句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赞曰:书契之兴,肇乎中古”中的“赞”,赞叹、赞美,同成语“不赞一词”的“赞”意思不同。B.“逮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中的“逮”,及、等到,与《陈情表》中“逮奉圣朝”的“逮”意思相同。C.江表,即江外,在古代中原人看来,江南地区在长江以外,故江南即江外。D.“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中的“播”,传扬,与《谏太宗十思疏》中“仁者播其惠”的“播”意思相同。7.下列对对句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百工技艺”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两句中的“百工”都是对手工业者的总称,有尊敬劳动者之意。B.“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与“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两句中的“笃”含义不同。C.“诸生殆不至于此”与“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殆”含义相同。D.要绥,即要服、绥服,这两者均属于“五服”,是古代王畿以外的区划名,“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中的“要绥”泛指边远地区。8.下列对对句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李世民即位后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