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5人教版新教材语文高考第一轮练案30概括内容情感(2023·河北邯郸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半个月的印象①(节选)茅盾不要丝呵!把蚕丝看成第二生命的家乡的农民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这第二生命已经进了鬼门关!他们不知道上海银钱业都对着受抵的大批陈丝陈茧皱眉头,这是在说“受累不堪”!他们更不知道此次上海的战争更使那些搁浅了的中国丝厂无从通融款项来开车或收买新茧!他们尤其不知道日本丝在纽约抛售,每包合关平银五百两都不到,而据说中国丝成本少算亦在一千两左右呵!这一切,辛苦饲蚕,把蚕看作比儿子还宝贝的乡下人是不会知道的。他们只知道自祖宗以来,他们一年的生活费全靠着上半年的丝茧和下半年田里的收成;他们只看见镇上人穿着亮晃晃的什么“中山绨”“明华葛”;他们却不知道这些何尝是用他们辛苦饲养的蚕丝,反是用了外国的人造丝或者是比中国丝廉价的日本丝呀!遍布于我的故乡四周围,仿佛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的那些茧厂,此刻虽然是因为借驻了兵,没有准备开秤收茧的样子,可是将要永远这样冷关着,不问乡下人卖茧子的梦是做得多么好!但是我看见这些苦着脸坐在沿街石阶上的乡下人还将十足的希望空托在一个月后的“头蚕”上。他们眼前是吃尽当完,差不多吃了早粥就没有夜饭,然而他们饿里梦里决不会忘记怎样转弯设法求“中”求“保”,借这么一二十块钱来作为一个月后的“蚕本”的!他们看着那将近“收蚁”的黑霉霉的“蚕种”,看着桑园里那“桑拳”上一撮一丛绿油油的嫩叶,他们觉得这些就是大洋钱、小角子、铜板。他们会从心窝里漾上一丝笑意来。我们家有一位常来的“丫姑老爷”——他的女人从前是我的祖母身边的丫头,我想来应该尊他为“丫姑老爷”庶几合适——就是怀着此种希望的。他算是乡下人中间境况较好的了。他是一个向来小康的自耕农,有六七亩稻田和靠二十担的“叶”。他的祖父手里,据说还要“好”,账簿有一叠。他本人又非常勤俭,不喝酒,不吸烟,连小茶馆也不上。他使用他的田地不让那田地有半个月的空闲。我们家那“丫小姐”,也委实精明能干,粗细都来得。凭这么一对儿,照理该可以兴家立业的了,然而不然,近年来也拖了债了。债不算多,大大小小百十来块吧,他希望在今年的“头蚕”里可以还清这百十来块的债。他向我的婶娘“掇转”二三十元,预备乘这时桑叶还不贵,添买几担叶。(我们那里称这样的“期货叶”为“赊叶”,不过我不大明白是否是这个“赊”字。)我觉得他这“希望”是筑在沙滩上的,就劝他还不如待价而沽他自己的二十来担叶,不要自己养蚕。我把养蚕是“危险”的原因都说给他听了,可是他沉默了半晌后,摇着头说道:“少爷,不养蚕也没有法子想。卖叶呵,二十担叶有四十块卖算是顶好了。一担茧子的‘叶本’总要二十担叶,去年茧子价钱卖到五十块一担。只要蚕好,到新米收起来,还有半年,我们乡下人去年的米能够吃到立夏边,算是难得的了,不养蚕,下半年吃什么?”“可是今年茧子价钱不会像去年那样好了!”我用了确定的语气告诉他。于是这个老实人不作声了,用他的细眼睛看看我的面孔,又看看地下。“你是自己的田,去年这里四乡收成也还好,怎么你就只够吃到立夏边呢?而且你又新背了几十块钱债?”我转换了谈话的题目了。可是我这话刚出口,这老实人的脸色就更加难看——我猜想他几乎要哭出来了。他叹了口气说:“有是应该还有几担,我早已当了。镇里东西样样都贵了,乡下人田地里种出来的东西却贵不起来;完粮②呢,去年又比前年贵——一年一年加上去。零零碎碎又有许多捐,我是记不清了。我们是拼命省,去年阿大的娘生了个把月病,拼着没有看郎中吃药——这么着,总算不过欠了几十洋钿新债。今年蚕再不好,那就——”他顿住了。在养蚕这一项上,乡下人的迷信特别厉害,凡是和蚕有关系的不吉利的字,甚至同音字,他们都忌讳说出口。我们的谈话就此断了。我给这位“丫姑老爷”算一算,觉得他的自耕农地位未必能够再保持两三年。可是他在村坊里算是最“过得去”的,人家都用了羡妒的眼光望着他:第一,因为他不过欠下百十来块钱债;第二,他的债都是向镇上熟人那里“掇转”来的,所以并没花利息。在这一点上,不能不说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