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新高考语文60篇必背篇目1(默写)十1(阅读)闯关手册(2025版)第4篇《谏太宗十思疏》一、默写闯关(一)挖空练习《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极天之(),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凡百元首,承天()命,莫不()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游之乐,可以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附:记忆导图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浚崇峻景殷董壅黜兹豫(二)情境默写1.【2024·吉林长春·三模】《谏太宗十思疏》用设喻来说明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做不到积累德义的句子是:“(),()。”2.【2024·湖南长沙·二模】《<老子>四章》中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这一现象,劝谏唐太宗要善始善终。3.【2024·湖南长沙·一模】“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劝诫唐太宗吸取历史上王朝灭亡的教训,指出要想国家安定“()”。4.【2024·湖南·一模】自古而今,中华民族对“为官先为人”的品质要求一以贯之。我们党坚持“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也说明党对领导干部做人的严格要求。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树木、清泉为喻,对执政者提出了“(),()”的要求。5.【2023·河北保定·三模】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其中包含了重要的民本思想。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曾用比喻的手法充分肯定人民力量的两句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6.【2023·河北沧州·模拟预测】《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者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百姓,百姓会“(),()”,不利于国家的稳定。7.【2023·福建福州·模拟预测】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以木、泉为喻,引出“(),()”的为政道理,并以此为主旨展开后文论述。8.【2023·辽宁·三模】《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当文武大臣争相效力时,就可以达到他所期望的理想政治境界是:(),()。9.【2024·浙江宁波·二模】荀子《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以水为喻,强调学习应注重积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以水为喻,主张君王治国需厚积德义。二者都非常生动贴切,令人印象深刻。10.【2024·安徽马鞍山·三模】《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对唐太宗提出了要善于用人和纳谏的策略“(),()”,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1.【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写出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12.【2024·吉林长春·三模】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