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断句主观题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昔者,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齐邦鲍、晏,故徙其兵而伐鲁。鲁君忧也。孔子患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路辞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字母标号,填在下面的答题线上。每填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诸A侯B有C相D伐E者F尚G耻H之I今J鲁K父L母M之N邦O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FIK【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我们尚且感到羞耻。现在鲁国是我们的祖国。“诸侯有相伐者”是定语后置,“有相伐者”是“诸侯”的后置定语,意思是“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做下一句的状语,“者”后断开;“尚耻之”省略主语“我们”,“耻”是形容词意动,“以……为耻”“对……感到羞耻”,做谓语,宾语是“之”,结构完整,“之”后断开;“今鲁父母之邦也”是判断句,“鲁”是判断句的主语,符合“……,……也”的结构特点,“鲁”后断开。故FIK三处断开。【参考译文】从前,陈成恒担任齐简公的国相,他想作乱篡位自立,但心中惧怕齐国的世族鲍、晏两家,所以就调动他们两家的军队去进攻鲁国。鲁哀公十分担心,孔子也非常忧虑,于是召集门生弟子,对他们说:“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我们尚且感到羞耻。现在鲁国是我们的祖国,我的坟墓也要筑在这里。现在齐国要讨伐它,我们难道不应该出去阻止一下吗?”颜渊请求出去阻止,孔子不同意,子路请求出去阻止,孔子也不同意,子贡请求出去阻止,孔子同意了。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子昂上言: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陛下方兴大化,而太学久废,堂皇埃芜,《诗》《书》不闻,明诏尚未及之,愚臣所以私恨也。太学者,政教之地也,君臣上下之取则也,俎豆揖让之所兴也,天子于此得贤臣焉。今委而不论,虽欲睦人伦兴治纲失之本而求之末不可得也。“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奈何为天下而轻礼乐哉?愿引胄子使归太学,国家之大务不可废已。(选自《新唐书·陈子昂传》,有删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答题线上。每填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虽欲A睦人伦B兴治纲C失之D本E而求F之末G不可H得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BCG【解析】“睦人伦”与“兴治纲”结构一致,应单独成句,在“伦”后和“纲”后断开,即在B、C处断开;“失之本”而“求之末”连用,与“不可得也”形成主谓关系,在“末”和“不”处断开,即在G处断开。原文标点:虽欲睦人伦,兴治纲,失之本而求之末,不可得也。【参考译文】陈子昂上书说:陛下正在大兴教化,然而太学久已荒废,学校荒芜,听不到诵读《诗经》《尚书》的声音,英明的诏令还没有提及这件事,所以愚臣私下感到遗憾。太学是施行政治教化的地方,君臣上下从这里获得治国方略,仁孝礼仪从这里兴起,天子可以在这里得到贤臣。现在弃而不论,虽然想和睦人伦,兴治纲纪,但因舍本而求末,终究不可得到。“君子三年不讲礼仪,礼仪必然堕坏;三年不习乐,乐必然崩毁”,为什么既要治理国家而又轻视礼乐呢?希望陛下(武后)引导学子并使他们回到太学读书,这是国家的大事,千万不可废弃。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贞观十七年,夏,四月。太子承乾既获罪,魏王泰日入侍奉,上面许立为太子,岑文本、刘泊亦劝之;长孙无忌固请立晋王治。上谓侍臣曰:“昨青雀投我怀云,‘臣今日始得为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臣有一子,臣死之日,当为陛下杀之,传位晋王’。人谁不爱其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子,朕见其如此,甚怜之。”谏议大夫褚遂良曰:“陛下言大失。愿审思,勿误也!安有陛下万岁后,魏王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