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新高考语文60篇必背篇目1(默写)十1(阅读)闯关手册(2025版)第24篇《涉江采芙蓉》一、默写闯关(一)挖空练习《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附:记忆导图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遗长(二)情境默写1.《涉江采芙蓉》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的句子:“(),()。”2.《涉江采芙蓉》中运用设问的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寂寞的句子:“()?()。”3.《涉江采芙蓉》中写主人公遥望故乡的方向,归乡之路绵延无尽的句子:“(),()。”4.《涉江采芙蓉》中写两个相思相爱的人不能相聚相守的句子:“(),()。”5.《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二、阅读闯关(一)课内阅读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1.下面对《涉江采芙蓉》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营造了素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联想。B.“采之欲遗谁”中的“遗”读wèi,是馈赠的意思。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予亲友的习俗。C.“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承“远道”而来,“还顾”有很强的动作性和画面感。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无疑是全诗的主旨之语,将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的痛苦之情准确而又含蓄地表达出来了。2.《涉江采芙蓉》一诗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二)教考融合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明月皎夜光①《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②逝安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③。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④。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注】①此诗为诗人游宦京华,久寓客中所作。②玄鸟:燕子。③翮(hé):代指鸟的翅膀。④轭:车辕前横木,牛拉车则负轭,“不负轭”是说不拉车。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以悲秋起兴,从秋景写起,以时节变易引发对人情如纸、世态炎凉的感慨。B.前八句描写秋景,中间四句直陈事实,后四句抒发内心感慨,三部分互不连属。C.“昔我”八句由悲秋转入对自身境遇的慨叹,连用比喻,失意悲愤之情溢于言表。D.“南箕”二句中“斗”与“牛”与《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一样,都是指天上的星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宿。2.本诗与《涉江采芙蓉》在情与景的处理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三)拓展迁移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树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萦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独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B.三四句描写主人公看见树上那美丽的花,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于是扳着树枝折下一枝开得最美的花,准备送给自己日夜思念的亲人。C.五六句写主人公得到花后,感到花香充满了自己襟怀和衣袖,但遗憾的是,自己所思念的人离得太远,无法送到亲人手中。D.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2.我们高中课本上也有一首选自《古诗十九首》的诗,你能写出他的名字吗?试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