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综合测试06结构技巧专训(古诗鉴赏)一、(题目作用)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题君山【注】【唐】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重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是()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3.题目是诗歌的眼睛,是读诗的门径。请以这两首诗歌为例,说说关注题目对读懂诗歌的作用。【答案】1.B2.D3.(1)指出诗歌描写的对象,两首诗的对象是“洞庭湖”和“君山”;(2)点明诗歌题材类型,两首诗属于写景抒情诗;(3)题目暗含情感,两首诗暗含了诗人对湖光山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B.“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错误,刘诗首句创造了湖光月色交相辉映和谐的意境。接着“潭面无风”句写了明月披照,湖上风平浪静,水汽缥缈、朦胧的景象。月色中的千里洞庭湖宛如一面未加磨试的巨大的铜镜,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雍诗只写了洞庭湖中山的倒影。起句“烟波不动影沉沉”写洞庭湖风平浪静,看见君山在水中的厚重深沉的倒影,下句写因凝视倒影,所以只见翠山不见碧水。颜色浓淡相宜。这些景象只能在白天才能见到。况且雍陶的这首诗并无一词半语提出月夜,所以“烟波不动”句没写月光下的景象。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刘禹锡的《望洞庭》与其他写洞庭湖的诗文相比不同,它选择了月夜远望的角度,别开生面、超俗。这首诗高瞻远瞩,视野高旷,千里洞庭尽收眼底,写了湖光山色美景。雍陶的《题君山》超出世人写洞庭之处,是他别出心裁的以纤细精妙之笔写了湖中君山倒影的精美之图。但这首诗描写点只侧重于君山水中的倒影,还不能说“高旷”。刘、雍的这两首诗,确属工笔之作,描写细腻,引人入胜。但从它的意境和气势的角度与《岳阳楼记》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如果说这两首诗的感染力,能与《岳阳楼记》有同样“宠辱偕忘”的效果,有些勉强。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标题的作用的能力。诗歌题目的作用可以从指出对象、明确角度、点明类型、暗含情感、暗示手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诗歌描写的对象,“望洞庭”和“题君山”两个题目分别指出了诗歌描写的对象是“洞庭湖”和“君山”;点明诗歌题材类型,“望洞庭”和“题君山”两个题目都以自然景物为吟咏的对象,属于写景抒情诗;题目暗含情感,“望洞庭”和“题君山”描摹洞庭湖和君山的优美景色,暗含了诗人对湖光山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二、(首句作用)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①,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