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综合测试09思想情感专训(古诗鉴赏)时间:120分钟,每大题12分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八声甘州辛弃疾①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②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③,赋以寄之。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④。汉开边⑤、功名万里,甚⑥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注释:①这首词写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作者已48岁,因受陷害而被罢官。②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③李广事:指《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三事。其一,李广罢官时,“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其二,“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其三,李广语云:“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④杜甫诗《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5句化用杜诗。⑤开边:指西汉时开疆拓土向外扩张。⑥甚:为什么。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由,作者与友人在山中闲来无事,借李广之事写词同友人唱和。B.上阕中,作者用数十字概括了李广的主要事迹,勾勒出其性格特征,写得有声有色。C.下阕前5句化用杜诗,借杜甫仕途无望而意欲归隐,写作者无所悔恨的坚强自信。D.结尾3句借写窗外雨景,写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小序中作者夜读不能寐相应。2.下列有关辛弃疾善于借用典故来抒情达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桃李无言:司马迁曾赞李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辛弃疾借此表达了对李广朴实性格的赞赏。B.射虎山横一骑:借用“李广射虎”的典故,写出李将军骁勇善射,表达了作者对李将军的赞美之情。C.落魄封侯事:借用李广典故,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然而李广因时运不济,没有能够裂土封侯。D.甚当时、健者也曾闲:借屡建奇功的李广落职闲居的典故,讽刺南宋朝廷在积极收复失地中的用人不当。3.纵观这首词,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答案】1.A2.D3.对李广劳苦而不得功勋、英勇反而遭罢黜的不幸遭遇寄寓了深深的同情(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化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选项A,作者与友人在山中闲来无事,借李广之事写词同友人唱和。理解有误。辛弃疾的这首《八声甘州》,便是其中的名篇。辛弃疾在题语说“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可见他当时的情绪是非常激动的。后边说“戏用李广事”,则不过是寓庄于谐的说法罢了。故答案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诗词手法的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有关辛弃疾善于借用典故来抒情达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选项D,讽刺南宋朝廷在积极收复失地中的用人不当。理解有误。“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一句,借汉言宋,感慨极深沉,讽刺极强烈。具体说来,它大致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汉时开边拓境,号召立功绝域,健如李广者本不当投闲,然竟亦投闲,可见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乃古今之通病,正不必为之怅恨;二是汉时征战不休,健如李广者尚且弃而不用,宋朝求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