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60分)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的有关知识。鱼纹彩陶盆属于半坡原始居民时代的陶器,司母戊鼎属于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甲骨文属于商朝古老的文字,冰裂纹瓷器属于宋代瓷器。因此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2.秦统一后,围绕着在地方采取何种统治方式的问题,君臣之间发生过激烈争论。最终,秦始皇在地方推行()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答案】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3.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战役的交战双方是曹军与()A.匈奴大军B.孙刘联军C.前秦军队D.东晋军队【答案】B【解析】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赤壁之战。208年,想统一南方的曹操率大军南下进攻,遭到了南方的孙权和刘备两个军阀的抵抗。孙刘组成联军与曹军于赤壁一带对峙。联军采用火攻等计谋,打败曹军。迫使曹操逃回北方,从此龟缩黄河流域,不敢轻易南下,南方的孙刘两大军阀乘机巩固和发展各自的势力,可以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ACD“和赤壁之战”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4.“”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A.经济发展B.吏治清明C.人才济济D.生活奢侈【答案】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5.北宋时,为了适应大宗买卖的需要,方便商人交易,四川地区使用了纸币()A.圆形方孔钱B.五铢钱C.开元通宝D.交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纸币的出现。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前期的四川成都地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纸券便谓之交子,后来慢慢发展,交子真正成为了纸币。因此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6.115年前,在冒着硝烟的大炮下,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认识。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C不符合题意,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邮票是国家的一张名片,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面这组邮票纪念的是()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捷敌后游击战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答案】B【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8.“”张謇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张謇创“”办的有用事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B.汉阳铁厂C.轮船招商局D.大生纱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