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副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分)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计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学以致用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能体现知识的价值。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向家长提出下列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A.向硬水中加入明矾,可降低水的硬度B.被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液减轻痛痒C.多吃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用燃烧的方法,可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答案】A【解析】【详解】A、向硬水中加入明矾,能对悬浮的难溶性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不能降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错误。B、被蚊虫叮咬后,会产生酸性物质,可涂抹碱性物质,肥皂液显碱性,涂抹肥皂水,可酸碱中和,减轻痛苦,故选项说法正确。C、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多吃水果蔬菜,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羊毛纤维燃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产生特殊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2.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pHB.检查气密性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C.倾倒液体D.CO2的验满【答案】B【解析】【详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3.下列对相关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用海水晒制粗盐,其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B.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同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其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D.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沉淀,是因为其具有酸性【答案】D【解析】【详解】A、用海水晒制粗盐:蒸发溶剂,析出溶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分析正确;B、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是利用了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属于物理性质,故分析正确;C、生石灰吸水后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所以这一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分析正确;D、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沉淀,是因为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了硫酸钡白色沉淀,故分析错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故选:D。4.硝酸铵可用作氮肥。其受热易分解,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硝酸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应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B.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C.长期施用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D.施用后可使植物根系发达【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题给信息,硝酸铵受热易分解,易溶于水,所以应该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故选项A正确;B.硝酸铵是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放出氨气,而降低肥效,故选项B正确;C.硝酸铵的水溶液显酸性,长期施用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C正确;D.硝酸铵是氮肥,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而磷肥施用后可以使植物根系发达,故选项D错误。故选D。5.用不同的观念分析物质,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认识物质。下列关于氢气(H2)、甲烷(CH4)、酒精(C2H6O)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变化角度分析:都能燃烧生成H2O和CO2B.从物质分类分析:都属于含氢化合物C.从元素组成分析:都含氢元素D.从构成微粒分析:都含氢分子【答案】C【解析】【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三种物质中都含氢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氢气、甲烷、酒精分别是由氢分子、甲烷分子、酒精分子构成的,甲烷、酒精中不含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