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1.2《微小的生命体》教学设计课题微小的生命体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5学习目标●通过阅读文字,知道微生物的共同特点和它们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通过观察和比较微生物图片,知道微生物的种类、形状、大小具有多样性。●通过提取资料中的重要信息,知道列文虎克是第一位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重点了解微生物的共同特点。难点描绘不同微生物的形状。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用显微镜观察周围微小物体,会有许多惊奇的发现。青苔看起来像绿茸茸的“地毯”,在显微镜下,简直是一片丛林。放大镜能帮助我们看清微小物体的形状和颜色,显微镜能帮助我们看清微小物体的结构。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水中含有微生物,将水煮沸是最好的消毒方式。可是,你观察过一滴水中含有多少微生物吗?播放视频。阅读资料观看视频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讲授新课一、自制“小水塘”进行观察1、活动材料:玻璃棒、放大镜、叶子、草、冷水、土等。2、制作视频演示。3、动手制作①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池塘水。②把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树叶、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再放进一把土。③把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3周后,用放大镜观察水里的变化。4、温馨提示◆制作“小水塘”:培养水中微生物并大量繁殖,便于观察。◆加池塘水:提供微生物及其生活场所。◆加树叶、草、土:给微生物提供食物。◆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给微生物的繁殖提供合适的温度。◆3周后再观察:给微生物留足大量繁殖的时间。5、观察“小水塘”◆分组用肉眼观察“小水塘”,观察到了什么。◆小组交换观察“小水塘”,又观察到了什么。◆借助放大镜轮流观察“小水塘”,又观察到了认识材料观看演示实际操作阅读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小水塘”制作“小水塘”,培养微生物。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什么。◆比较两种观察情况下的不同。6、实验结论:放大镜比肉眼观察到的内容更多、更细致。7、水中是否还有用肉眼看不到的生物?需要借助什么仪器来观察?预测:◆水中一定有肉眼或放大镜看不到的生物。◆可以借助显微镜试试。二、显微镜下的一滴水1、制作临时装片在传统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水,需要制作临时装片。怎么制作?播放视频。2、观察提示◆在老师调好的显微镜下观察。◆不要触碰和移动显微镜。◆画出观察到的水样中生物的样子。3、观察交流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小水塘中的一滴水中有鼓藻、草履虫、水蚤、钓钟虫、轮虫、水蚤、变形虫、线虫、新月藻、衣藻等微生物。展示显微镜下水滴中微生物,如:草履虫:身体形状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体长只有180至280微米,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它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原生动物,雌雄同体。变形虫:顾名思义,能变形。注意:藻类微生物没有根、茎、叶,但能进行光合作用。三、列文虎克与微生物的发现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1、阅读短文,哪些地方能发现微生物?明确:海水、皮肤、口腔、肠道、空气中的小液、滴空气中的尘埃、土壤。2、谁发现了微生物?他是怎么发现的?播放视频。3、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的事例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四、观察微生物的形状1、对照教材,认一认这些是什么微生物?明确:归纳回答看视频回顾临时装片制作方法观察微生物交流做活动手册观看视频回答结合资料谈启示对照教材辨认认识水中微生物,了解其特点。通过提取资料中的重要信息,知道列文虎克是第一位发现微生物的科学家。知道微生物的形状各异。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观察下面的微生物,说说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明确:五、拓展我们平时爱吃的蘑菇和木耳是微生物吗?明确:蘑菇和木耳这类真菌,它们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