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同步课时练习1.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的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2.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C.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温度感觉的中枢D.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3.雪后有些同学在雪地上打雪仗。他们把雪团放在手里,过了一会儿,发现手比未放雪之前要热乎一些,有关此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此过程中皮肤血管收缩B.整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C.此过程中,机体某些细胞耗氧增加,代谢增强D.握雪后,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体温调节中枢,使其产生冷觉4.汗蒸日渐成为一种人们热衷和追捧的休闲、养生方式。汗蒸房的温度平均在38~42℃,正常人进入汗蒸房后,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汗液、尿液分泌增多B.体温迅速升高到环境温度C.垂体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D.皮肤血流量增加,面色红润5.某科研小组将一组小鼠先后置于25℃、0℃、25℃环境中,在每一温度条件下均生活15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以及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共测9次。测量结果(相对值)如表所示(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激素的分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次数指标123456789A0.450.440.450.550.550.520.500.460.45B0.310.310.300.300.600.620.380.330.32C0.230.230.230.180.170.160.220.230.23A.表中指标A、B、C依次为皮肤血流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B.实验中A先增加,B后增加,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这属于分级调节C.当小鼠从25℃环境移到0℃环境中,此时的体温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D.根据实验数据,可推测出13min时小鼠的产热速率大于26min时小鼠的产热速率6.下列有关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醛固酮的分泌的调节都受下丘脑的直接控制B.大量出汗使体液流失,能进一步引起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C.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部位和作用部位都不同D.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7.如图是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健康人走出温暖房间进入非常寒冷的环境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进入寒冷环境后,机体通过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等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中的B.血液中激素①和③分泌量会增加,①③作用的靶器官是甲状腺C.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果应分别为促进、抑制D.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通过调节使机体产热量多于散热量8.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的范围广泛④作用准确⑤作用的时间短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9.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B.饮水后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C.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尿量减少D.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下共同完成的10.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内分泌腺都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B.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调节物质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C.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D.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11.如图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b、c、d代表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只能通过血液与垂体之间进行信息联系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的分泌量均会增加C.大量饮水后d的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D.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12.研究人员构建了用特定光束激活X神经元的小鼠模型,以研究X神经元对水平衡调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