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单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地球上的水(B卷综合测试•)(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杭州市打造“雨水银行”让“天落水”循环使用。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水汽输送B.降水C.植物蒸腾D.下渗2.建设“雨水银行”,可以()①减少城市内涝②加剧热岛效应③提高江河水位④改善城市生态环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①风力②地球重力③太阳能④温室效应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该方法可以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下径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下图示意甲国局部区域的地形。该国海岸线长达1500km,近海鱼类丰富,且沿岸覆盖着高大的沙丘,属于纳米布沙漠的滨海地带。在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滚滚沙流飞泻入海,出现了“倒沙入海”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甲国近海渔业资源丰富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A.寒流B.海岸线绵长C.飞沙入海D.上升流6.甲国海岸线上出现“沙漠临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受沿岸寒流影响,没有水汽来源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③海浪堆积作用④基岩风化侵蚀物积累而成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水面蒸发,指水面的水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逸出水面的过程。其影响气象条件,如太阳福射、气温、温度、风速等:另一类是水体自身的因素,如水体表面而积、水深、水质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气温升高时,水面蒸发量也相应增加。然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世界不少地区水面蒸发量却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不少地区的水面蒸发量出现持续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是这些地区()A.大气湿度逐渐降低B.水体面积逐渐变少C.大气云量逐渐减小D.大风天气逐渐增多8.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面蒸发量呈下降趋势,这会使()A.区域水循环变活跃B.农作物收获期延后C.农业干旱得到缓解D.农作物收获期提前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完成下面小题。9.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B.增强排污排涝能力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D.增加休憩娱乐场所10.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是()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B.河道取直,水质恶化C.底栖生物生存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D.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按照发育的水热条件和物理性质,冰川可划分为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两种类型。我国西藏南部同时分布有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这些冰川的融水对当地河流的补给至关重要。图为当地两类冰川的融水月径流分配示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据图分析,海洋性冰川比大陆性冰川()A.消融期持续的时间短B.全年的平均融水径流量小C.融水径流极大值滞后D.夏季融水径流分配比例高12.观测表明,冰川融水径流量会在当地发生降水期间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这期间()A.地表反射率下降B.地表蒸发增大C.地表下渗量增加D.当地气温降低博斯腾湖(图甲)是我国西北地区较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天山中段南缘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每年某个季节湖泊的水面昼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作用下出现了“推冰”的自然奇观(图乙)。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一年中,博斯腾湖最有可能发生“推冰”奇观的季节是()A.冬季B.秋季C.夏季D.春季14.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博斯腾湖能成为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A.冰雪融水补给量大B.纬度高,蒸发量小C.多地形雨,降水量大D.属于外流区域“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咸水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沙漠中的咸水湖水位季节变化明显是因为其主要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