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高一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方框内填涂。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本次太空授课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图为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直播场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属于同类天体的是()A.太阳B.水星C.地球D.月球2.对太空授课“天地互动”效果影响最大的可能是()A.气候异常B.太阳活动C.太阳辐射D.日地距离1985年,我国云南省澄江县发现举世闻名的“澄江生物群”,震惊世界。该次考古,发现奇虾、水母等无脊椎动物(图),生动再现了5.3亿年前海洋生命壮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澄江生物群”主要属于()A.太古宙B.寒武纪C.侏罗纪D.第四纪4.“澄江生物群”大发现的意义在于()A.为地球上生命大爆发提供了证据B.精确确定了各个地层的具体年代C.推断出该时期陆生生物演化进程D.为中生代生物大灭绝提供了证据奥地利极限运动员鲍姆加特纳创下高空跳伞运动39千米的世界纪录。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海拔39千米所处的大气层是()A.对流层B.平流层C.电离层D.高层大气6.从39千米高度跳下的过程中()A.气压先升高后降低B.水汽先变多后变少C.气温先降低后升高D.臭氧先变少后变多50年前,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在米兰画展上展出了八幅涂满近似群青色颜料的画板,“克莱因蓝”正式亮相于世人眼前。近期,南京地区频现“克莱因蓝”好天气。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克莱因蓝”天气状况下,大气受热过程的特点是()A.①较弱B.②较弱C.③较弱D.④较强8.可能导致④增强的人类活动是()A.提升碳中和能力B.工业排放废气C.增加植被覆盖率D.推行绿色出行图为某时刻近地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X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10.图中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目前,一些城市的建筑披着植物外衣,座座高楼宛如耸立的“垂直森林”(图)。人们生活在城市,恰似生活在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垂直森林”建设的主要意义是()A.促进城市空气流通B.减少了动物栖息地C.缓解城市热岛效应D.缓解城市用水紧张12.城市绿化植物的增加,对当地水循环的主要影响有()A.减少蒸发量B.增加地表径流C.减少下渗D.增加地下径流阅读下列描述波浪的文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②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梦粱录》13.①描述的是()A.海浪B.潮汐C.洋流D.风暴潮14.引起②描述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力量来源是()A.风B.太阳辐射C.月球和太阳的引力D.海底地震宁夏平原中部地区的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图)。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差异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16.砂田作物品质较好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有机质高B.水源充足C.病虫害少D.昼夜温差大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影响红海与波斯湾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太阳辐射B.降水量C.入海径流D.与外海连通状况18.货轮从红海进入阿拉伯海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原因是()A.吃水变浅、海水温度的变化B.吃水变浅、海水密度的变化C.吃水变深、海水温度的变化D.吃水变深、海水密度的变化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与①洋流附近海水温度分布特征一致的是()A.B.C.D.20.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①洋流对沿岸起到了降温减湿作用B.①洋流从高纬度地区挟带大量冰山C.②洋流加快了北上船只航行的速度D.①②洋流交汇处形成了大型的渔场图为常见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