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下图是人口分布比重随海拔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区人口很少,主要原因是()①气温低②降水少③土壤贫瘠④光照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除自然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社会因素主要有()①经济状况②家庭规模③历史文化④市场物价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下图为通过手机定位回执成的程度春运期间人口流动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3.由图示的流动路径可知()A.流动人口以中青年为主B.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高C.春运后四川人口净流入D.人口流动可减轻四川资源环境承载力4.专家预测未来程度春运人口流出规模将减小,其理由是()①流入区生活成本提高②流入区产业向四川转移③四川经济又较快发展④流动人口多回四川务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回答下列各题。5.影响刘小妹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经济B.政治文化C.交通运输D.自然环境6.影响史密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资源开发B.劳务输出C.气候优越D.水源丰沛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结合下表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某岛国2014年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最适宜的人口数实际供养的人口数45万25万35万7.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A.aB.bC.cD.d8.若2014年该岛国的人口总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A.Z>Y>XB.X>Y>ZC.Y>Z>XD.Z>X>Y读我国某铁路沿线城镇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铁路沿线城镇带形成的有利条件是()A.山麓地带水资源较丰富B.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C.气候温暖湿润D.西气东输工程经过10.关于该区域城镇的叙述,正确的是()A.克拉玛依服务范围最大B.石河子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最全C.县城之间的距离最近D.中等城市密度最大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C.住宅区工业区旅游区D.住宅区绿化区工业区12.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B.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C.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下图为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A.初级阶段B.中期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D.再城市化阶段图14.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B.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城市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D.轨道交通的发展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15.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①海鲜②牛羊肉③山货④腌腊制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6.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B.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18.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粮食商品率高B.乙——机械化水平低C.丙——水利工程量大D.丁——市场适应性强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阴影区域为典型葡萄产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影响图中葡萄产区葡萄生长的不利因素是()A.地形B.土壤C.热量D.水分20.地中海沿岸是世界著名的园艺业分布区。近年来,地中海沿岸的园艺业不仅种植品种不断增加,且规模也不断扩大,引起此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B.科技C.交通运输D.劳动力阿迪达斯是德国著名运动品牌。1980年其生产线开始逐渐转入中国东莞、中山等城市。到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