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第Ⅰ卷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中国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A.气候和地形B.地形和经济C.气候和科技D.地形和科技2.图中甲地是我国青藏地区,该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是()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资源环境承载力大②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资源环境承载力大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小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1.A2.B【解析】【1题详解】根据题意,该线多年来保持不变,故形成的基础应该是自然原因,科技和经济是社会经济因素,可以排除BCD—。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人口稀少;—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季风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条件优越,人口稠密,故A项正确。故选A。【2题详解】“”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尽管资源丰富,但海拔高、气温低,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小,①②错误。地处内陆、气候干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典型特征,不是青藏高原特点。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是可以不断变化的,随着技的进步,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会不断增加,青藏地区太阳能丰富,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据此选B。【点睛】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分布和环境人口容量,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所示地区的变化过程是()A.区域城镇化B.城市产业调整C.农村土地改革D.人口迁移现象4.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地区自2005到2015年最显著变化是()A.城市人口比重增大B.农村人口不断减少C.城市数目不断增多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答案】3.A4.D【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对比图示区域从205-2015年间,该区域交通方式及线路密度增多,农业用地被城市建设占用,城区面积扩大,是城镇化过程,A对。图示区域变化不能反映城市产业结构调整,B错。农村土地改革与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无关,C错。人口迁移是定居地发生长期变化的人口流动,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不会反映人口迁移,D错。故选A。【4题详解】图中信息反映的是耕地变为城市用地,不能反映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比重及数量变化,图示时间段内,城市数目也没有发生变化,D对,ABC错。故选D。【点睛】城市化有三个主要标志: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城市人口增加,图示能够直接反应的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5.《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劳动力C.气候D.市场【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详解】《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淮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淮北是温带季风气候,C对。淮南、淮北都是平原,地形没有差异,A错。劳动力、市场不是影响作物品质的主要因素,B、D错。故选C。6.天津虽然地处北方,但是我们可以方便地从市场购买到各种热带水果,如火龙果、葡萄柚、龙眼、枇杷、芒果、山竹、莲雾等数不胜数,这是因为()①天津自然条件的改变②天津市场需求的变化③税收政策的变化④交通和冷藏技术的进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天津地处温带地区,自然条件的改变也不能适应热带水果的生长,①排除;天津市场需求的变化,交通和冷藏技术的进步是方便地从市场购买到各种热带水果的原因,②④正确;③税收政策对热带水果的出现在天津市场影响小,排除③;故选D。【点睛】本题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下图是“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据图可知,居民点分布在()A.河流三角洲平原B.山地半山腰C.河流阶地D.河流冲积平原8.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文D.生物【答案】7.C8.A【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