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1页,总4页4.2光的反射目标梳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能看见不发光物体的原因。2.知道什么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反射角和入射角。3.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教学重点:光反射的规律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并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一些简单现象。知识梳理1.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说明:人能看见物体是由于它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2)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注意:①光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②叙述规律时要注意其中的因果关系,“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光的反射作图理解一点、两角、三线的概念.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相交于一点——反射面的入射点;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反射面的同侧;法线始终与镜面垂直,所以平面镜旋转一定角度时,法线会随之旋转相同的角度;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3.光路的可逆性试卷第2页,总4页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重点梳理【重点01】光的反射【设计与进行实验】1.主要实验器材:激光笔、铅笔、量角器、平面镜、可折转的白色粗糙硬纸板等;(1)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2)可折转白色粗糙硬纸板: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对光线起漫反射作用;②探究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减小其他光线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现象更明显;3.纸板与镜面的放置要求:纸板与镜面垂直放置;4.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分别测量反射角、入射角的大小,比较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5.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转,观察硬纸板上是否显示反射光线;6.验证光路是否可逆:将光线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入,观察新的反射光的传播路径是否与原来的入射光线重合;7.实验中改变入射角大小,多次实验的目的:避免实验的偶然性,让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甲乙丙8.让光线紧贴纸板(光屏)射向O点的目的:在硬纸板(光屏)上能显示光路;9.实验描绘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在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上取一个点,将该点与反射点O连接;10.区分每一组的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方法:对每一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描绘,或者对每一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进行编号,【分析数据,总结结论】11.数据测量过程中的问题分析;试卷第3页,总4页1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交流与讨论】13.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的原因: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14.实验中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发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重点0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对比【重点03】常见的反射现象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漫反射自行车尾灯水中倒影潜望镜照镜子试卷第4页,总4页光的全反射如图所示,当光线从玻璃斜射入空气里的时候,一部分光会进入空气里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β大于入射角α.若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当入射角增大到某值时(小于90°),折射角会增大到90°.若继续增大入射角,此时空气中没有折射光射出,光线全部反射回玻璃,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当光从水或玻璃射入空气时,只要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就会发生全反射。海面上出现的海市蜃楼奇景如图所示,就是因为光的在空气层中多次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观。在夏季,白昼海水温度比较低,所以在海面上方的空气出现下冷上暖的现象。由于空气的热胀冷缩,因此空气层下密上疏。景物的光线先由密的空气层逐渐折射进入稀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