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激趣导入酒入豪,七分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成,口一吐,就是肠酿啸剑气绣半盛唐。个——余光中《李白》寻1.了解李白的生平和主要人生,了解歌背景。经历诗2.理歌情感化索,正确价中作者的情感。清诗变线评诗3.歌中的表手法以及李白淋漓快的豪放浪漫主。鉴赏诗现畅义诗风4.体李白蔑、狂放不的性格。会视权贵羁素养目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教学环节第四章知人世论初感悟读深度探究思考拓展01知人世论第一章走近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701年—762年)李白(701年—762年)14岁立志“济苍生,安社稷”。24岁离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42岁入长安,供奉翰林。44岁被排挤,“赐金放还”。54岁安史之乱爆发,入永王幕府,献计献策。56岁兵败,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61岁因战事而准备再次请缨,因年老多病而半道还。62岁卒。走近李白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属古体诗。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拓展饮酒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拓展李白与酒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不见》中的描写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李白与酒难舍难分的传世佳作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01初度感悟第二章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将进酒(qiāng)岑夫子(cén)钟鼓馔玉(zhuàn)恣欢谑(zìxuè)径须沽取(gū)预习检查2.解释词义①将:请。②会须:应当。③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④馔玉:美好的食物。⑤径须:干脆,只管。⑥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⑦尔:你。⑧销:同“消”。任务活动任务活动品诗中之韵,感音乐之美任务说明: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无韵不为诗。古人云:“声音相合谓之韵”用白话说韵就是一个字的收声,大致就是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韵母的发音。韵母相近的字叫“同韵”,诗人在句末使用同韵的字就是押韵。押韵的目的是为了给诗歌造成一种悠扬和谐,循环往复的音乐美。欣赏诗歌的音韵美,还要很好地掌握诗歌的节奏,体会诗歌的顿挫抑扬之味。任务活动任务1:聆听诗朗诵,用“/”划分朗读节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