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高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瓷器的全球流动(24分)1.(24分)中国瓷器在中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扮演着载体和象征的角色。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与欧洲的距离被极大地拉近,从前需要在东南亚、南亚、阿拉伯诸国进行转运的中国瓷器,如今与欧洲有了更直接的联系通道。(一)瓷器行销世界(1)随着制瓷技术的重大改进,瓷器远销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文化符号。这发生于D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中外交通路线为瓷器行销世界提供了便利,将下列示意图中的交通路线填入空格中(填涂字母)①有研究表明,8﹣10世纪中国瓷器已经由中亚的撤马尔罕传入大食国境内,该路线是A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②郑和出使西洋,曾将一批景德镇官窑的瓷器作为外交礼物赠与外邦。他出使的路线是B③16世纪上半叶,葡萄牙向中国订购了一批带有工室徽章的瓷器,其葡萄牙的运输路线是C(3)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中国港口,其与中国的瓷器贸易由官方指定机构代理,该机构是DA.宣政院B.市舶司C.中书省D.广州十三行(4)结合地图及所学,分析中国的瓷器不断外传的原因有ADA.外部需求B.军事扩张C.技术传播D.工艺精湛(二)瓷器影响世界(5)欧洲瓷器大量订货,直接促使欧洲众多城市成为专门的手工业市镇,开始进行了“流水线式生产”,生产效率不断增加,这得益于CA.工厂制度的确定B.资本主义的垄断C.手工工坊的发展D.殖民活动的兴起(6)瓷器的流动推动了文化的交流材料一: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材料二:清康熙年间开始出现琉璃彩瓷,以中国传统白瓷胎为底,融入西方珐琅彩描绘制作而成。珐琅彩瓷装饰题材与风格亦受西方影响。①材料一是德意志制作的“中国风”瓷塑,其中的人物形象与中国当时的实际形象不甚相符,表现出欧洲人自身的趣味和风尚,这一现象折射出ACA.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想象B.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传承C.西方对中国文化的重构D.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②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如何理解瓷器全球流动中的文化交流。【考点】中国古代陶瓷业的成就;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答案】(1)D。(2)①A,②B,③C。(3)D。(4)AD。(5)C。(6)①AC,②瓷器随商业活动由中国传入西方,为世界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渠道,瓷器进入西方后又被西方文化所改造,传入中国,使得中华瓷器文化更加丰富;瓷器作为文化载体,在传入西方的过程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元素被西方文化所喜爱和接受;在西方,瓷器又被西方文化改造和接受,融入西方的技艺,又被传回中国;总之,瓷器作为文化载体,既向西方传递了中华文化,也使中华文化融入了西方的特点,促进了全球文化交流。【分析】(1)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对外贸易,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2)本题考查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3)本题考查清朝的对外贸易,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4)本题考查中外文化交流,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5)本题考查西欧的手工业市镇发展,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6)本题考查中外文化交流,需要学生在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给予作答。【解答】(1)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路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故D正确;“两汉时期”主要是丝绸,故排除A;唐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发展,“瓷器远销海外”不符合史实,故排BC。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①从中亚传入大食,则选择从丝绸之路传往中亚的道路,是陆路,故选择A;②根据课本知识,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为东南亚诸国和印度洋附近海域,故选择B;③根据课本知识,16世纪上半叶,新航路开辟,此时好望角被发现,欧洲人探索了绕过非洲的航线,故选C。(3)1784年是清乾隆四十九年,此时,管理中国海外贸易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