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07讲电离平衡1.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强弱电解质的本质特征及电离平衡常数的意义,建立判断强弱电解质和“强酸制弱酸”的思维模型。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知道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能正确书写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会分析电离平衡的移动。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以分子形式存在,因而不能导电的化合物。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念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只有阴、阳离子既有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部分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实例①多数盐(包括难溶性盐);②强酸,如HCl、H2SO4等;③强碱,如KOH、Ba(OH)2等①弱酸,如CH3COOH、HClO等;②弱碱,如NH3·H2O等;③水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状态(1)概念: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电离过程就达到了电离平衡状态。(2)建立过程(3)电离平衡的特征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在写电离方程式时,用“”。①一元弱酸、弱碱一步电离。如CH3COOH:CH3COOHCH3COO-+H+,NH3·H2O:NH3·H2ONH+OH-。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必须分步写出,不可合并(其中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如H2CO3:H2CO3H++HCO(主),HCOH++CO(次)。③多元弱碱分步电离(较复杂),在中学阶段要求一步写出。如Fe(OH)3:Fe(OH)3Fe3++3OH-。3.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1)温度:弱电解质的电离一般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使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2)浓度:在一定温度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离子相互碰撞结合为分子的几率越小,电离程度越大。(3)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时,可使电离平衡向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方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4)化学反应: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时,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4.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1)电解质导电的条件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高温熔融状态,共价化合物只能在水溶液中导电,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和溶液中均可导电。(2)导电性强弱三、电离平衡常数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弱电解质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分子的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简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称电离常数,用K表示。2.电离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ABA++B-K=(1)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例如:CH3COOHCH3COO-+H+Ka=NH3·H2ONH+OH-Kb=(2)多元弱酸、多元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每步各有电离平衡常数,通常用K1、K2等来分别表示。例如,H2CO3H++HCOKa1=;HCOH++COKa2=。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常数的大小比较为Ka1≫Ka2,因此,多元弱酸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由于多元弱碱为难溶碱,所以一般不用电离平衡常数,而用以后要学到的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3.意义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一定温度下,K值越大,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大,酸(或碱)性越强。4.电离常数的影响因素(1)内因:同一温度下,不同的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不同,说明电离常数首先由物质的本性所决定。(2)外因:对于同一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由于电离为吸热过程,所以电离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5.电离常数的计算——三段式法例:25℃amol·L-1的CH3COOHCH3COOHCH3COO-+H+起始浓度/mol·L-1a00变化浓度/mol·L-1xxx平衡浓度/mol·L-1a-xxx则Ka==≈注意由于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比较小,平衡时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