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11讲原电池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以锌铜原电池为例,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会书写其电极反应式。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进一步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认识从简单原电池发展到带有盐桥原电池的过程变化,并能理解带有盐桥原电池的实用性。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对常见化学电源的分析,建立对原电池过程系统认识的思维模型,提高对原电池本质的认识。4.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增强科技意识,不断研发新型电池,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概念和反应本质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2.构成条件(1)一看反应:看是否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2)二看两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3)三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①电解质溶液;②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③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①电子移动方向:锌失电子逐渐溶解变成Zn2+进入溶液,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入正极。②离子移动方向: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如SO),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如Zn2+和H+,溶液中H+在正极上得电子形成氢气在铜片上冒出)。③两极电极反应式负极(锌极):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铜极):2H++2e-===H2(还原反应)。总反应:Zn+2H+===Zn2++H2↑。4.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原电池中,负极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正极一般是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时会使反应速率增大。如在Zn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构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增大。(3)用于金属的防护:使被保护的金属制品作原电池正极而得到保护。如要保护一个铁质的输水管道或钢铁桥梁等,可用导线将其与一块锌块相连,使锌作原电池的负极。(4)设计制作化学电源①拆分反应:将氧化还原反应分成两个半反应。②选择电极材料:将还原剂(一般为比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活泼性比负极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作正极。如果还原剂不是金属而是其它还原性物质,可选择惰性电极——石墨棒、铂片作负极。③构成闭合回路: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或者电解质溶液中溶解的其他物质能与负极发生反应(如溶解于溶液中的空气)。如果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容器进行(中间连接盐桥),则两个容器中的电解质溶液应含有与电极材料相同的金属的阳离子。④画装置图:结合要求及反应特点,画出原电池装置图,标出电极材料名称、正负极、电解质溶液等。5.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1)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即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2)结合介质的酸碱性确定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3)写出电极反应式,将两式相加得总反应式。二、原电池的应用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构成原电池的反应速率比直接接触的反应速率快,例如,在锌与稀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CuSO4与锌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从而形成Cu-Zn微小原电池,加快产生H2的速率。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例如,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由此可判断出a是负极、b是正极,且金属活动性:a>b。3.设计原电池理论上,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1)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材料发生反应。但若是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烧杯中进行,则左右两个烧杯中的电解质溶液应与电极材料具有相同的阳离子。(2)电池的电极材料必须能导电。①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如锌铜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②金属和非金属。如锌作负极,石墨棒作正极。③金属和化合物。如铅蓄电池,铅块作负极,PbO2作正极。④惰性电极。如氢氧燃料电池中,两电极均可用Pt。三、化学电源一次电池1.化学电源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