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专题03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和临界问题【必备知识】一、动力学的连接体问题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整体叫作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放在一起,或用绳子、弹簧、细杆等连在一起。2.外力和内力如果以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则系统之外的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为该系统受到的外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该系统的内力。3.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方法(1)整体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分析的方法。不必考虑系统内力的影响,只考虑系统受到的外力。(2)隔离法:把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或某一部分)隔离,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来分析的方法。此时系统的内力就有可能成为该研究对象的外力,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一般选择将受力较少的物体进行隔离。(3)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选用求解各部分加速度都相同的连接体问题时,要优先考虑整体法,如果还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再用隔离法。求解连接体问题时,随着研究对象的转移,往往两种方法交叉运用。一般的思路是先用其中一种方法求加速度,再用另一种方法求物体间的作用力或系统所受合力。无论运用整体法还是隔离法,解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二、动力学的临界问题在动力学问题中,经常会遇到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刚好要发生或刚好不发生的情况(如恰好滑动、刚好脱离),这类问题称为临界问题。临界状态是物理过程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系统的某些物理量达到极值,临界点的两侧,物体的受力情况、运动情况一般要发生改变。1.关键词语:在动力学问题中出现的最大最小刚好恰能等词语“”“”“”“”,一般都暗示了临界状态的出现,隐含了相应的临界条件。2.临界问题的常见类型及临界条件(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间的弹力恰好为零。(2)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裂的临界条件是实际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张力为零。(4)加速度最大(或最小)与速度最大(或最小)的临界条件:当所受合力最大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当所受合力最小时,具有最小加速度。当出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处于临界状态,对应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3.解决临界问题的三种方法极限法把物理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情况(例如使物体的加速度非常大),分析在极端情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况下可能出现的状态,从而找出临界条件,解决问题假设法有些物理问题没有明显的临界线索,一般用假设法,即假设出现某种临界状态(如假设两物体不相对滑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与题设是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数学法将物理量间的关系用代数式表达出来,结合已知量的取值范围和其他物理条件,根据代数表达式解出临界值【核心考点精准练】考向一: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问题【例1】(多选)两个叠放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所示,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m,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上滑下,则滑块B受到的摩擦力()A.等于零B.方向沿斜面向上C.大小等于μ1mgcosθD.大小等于μ2mgcosθ【答案】BC【解析】把A、B两滑块作为一个整体,设其下滑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m)·gsinθ-μ1(M+m)gcosθ=(M+m)a,得a=g(sinθ-μ1cosθ)。由于a<gsinθ,可见B随A一起下滑的过程中,必然受到A对它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设A对B的摩擦力为FB,滑块B的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FB=ma,得FB=mgsinθ-ma=mgsinθ-mg(sinθ-μ1cosθ)=μ1mgcosθ,B、C正确,A、D错误。【巩固1】如图所示,有两个用轻质细线相连的物块位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拉力F1和F2方向相反,与轻质细线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F1>F2,求在两个物块运动过程中轻质细线的拉力FT。【答案】【解析】以两物块整体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