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0页专题22文言文阅读一、(2023·民权县)文言文阅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或乎![注释]①遽:急忙。②契:用刀雕刻。1.联系全文及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句子的大致意思。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2.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2023·洛阳)阅读古文,回答问题。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弃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请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说出其意思。(1)一心以为.________有鸿鹄将至。为:________(2)为.________是其智弗若与?为:________2.两人学弈的结果是:________(请用文中的话回答)。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方式。自问自答,总结了全文。4.全文短小精悍,通过讲述一个完成故事,事中见理,告诉读者________________。三、(2023·鼓楼区)文言文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微信:JN23316第2页共20页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文中“汤”的意思是________,所以“赴汤蹈火”的意思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2.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两个小孩的观点和理由。观点理由小孩1小孩23.两个小孩善于观察,说话也有理有据,一个小孩从________角度举例,一个小孩从________角度举例。孔子不怕两小儿笑话,没有不懂装懂,正如他曾经告诫弟子的:“________________。”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生活中因为不同观点,也会产生分歧,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是怎样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说明观点的呢?四、(2023·灵寿县)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闻鸡起舞ㅤㅤ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注释】①主簿:州、府长官的佐僚,主管文书簿籍。②蹴:踢。③悉:(令人)讨厌。④因:于是,就。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少.有大志________(2)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________2.翻译下面句子。(1)同寝,中夜闻鸡鸣。微信:JN23316第3页共20页(2)此非恶声也!3.请写出两个与“闻鸡起舞”这个成语蕴含意思相近的成语,同时写出故事的主人公是谁。成语1:________主人公:________成语2:________主人公:________4.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五、(2023·新乐市)文言文阅读。华歆避难华歆、王朗①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则难②之。朗曰:“幸尚宽。有何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③,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④,宁可以急⑤相弃邪?”遂携拯⑥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华歆:字子鱼,三国魏平原高唐人。王朗:本名严,字景兴。三国魏东海人,博学多才。从汉末至曹魏年间,数次为官,有美誉。②难(nàn):阻拦。③本:原来,先前。疑:犹豫。④自托:托身。⑤以急:因为事态紧急。⑥携拯:携带着这个人并搭救他。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有一人欲依附A.有一人/欲依附B.有/一人欲依附C.有一/人欲依附D.有一人欲/依附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1)俱________________(2)舍________________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幸尚宽,有何不可?六、(2023·隆昌市)古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师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