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6页专题20议论文阅读一、(2023·伊川县)课外阅读。读书贵有疑①读书贵有疑。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②疑能打破迷信,盲目地迷信书本,这是读书的一忌。________因此,要打破对书本的迷信,避免陷入盲目性,就要在读书时大胆见疑。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完全准确的。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读《禹贡》一韦时,对书中“岷山导江”的说法提出了疑问。后来,他通过实地考察,终于作出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新结论,比史书上的传统说法近了一步。③疑能增进兴趣,读书如能以疑见读,其味无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对读书始终兴趣十足,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总是带着疑问读书。④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这句话颇为深刻。一般说来,大胆见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教学领域取得一个又一个优异成果,正是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见疑,科学释疑。他攀登数学高峰的第一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⑤读书贵有疑,可贵之处,就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地探索和追求。但是,提倡读书有疑,并非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违背科学原理地胡猜乱疑。要疑得正确,疑得有长进,还要善于疑。否则,当疑时不疑,不当疑时又乱疑,那就非但得不到任何知识和长进,还会把思想引上邪路,这绝不是我们应取的治学态度。1.下面各项中,适合填入第②段中横线处的一项是()。A.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C.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围绕观点,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在②、③、④自然段中分别列举了一个具体事例,请从中微信:JN23316第2页共26页任选两个段落概括其列举的事例。4.读了短文后,小兰认为,阅读时对于书中所有知识和道理都要进行质疑。你同意她的看法吗?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二、(2023·德宏州)阅读材料真理是怀疑的影子①这是一件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小事。②不久前,一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给法国的小学生和上海的小学生先后出了下面这道完全一样的测试题: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③法国小学生的回答情况是:超过90%的同学提出了异议,认为这道测试题根本没办法回答,甚至嘲笑老师的“糊涂”。显而易见,这些学生的回答是对的。上海小学生的回答情况恰恰相反:有80%的同学认真地做出了答案,86﹣34﹣52岁。只有10%的同学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做出正确回答的同学竟然只有10%!④这位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很惊讶,两国的小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别呢?他通过对上海这80%小学生的调查后发现,他们之所以做出错误的答案,是因为他们坚信不移地认为:“老师平时教育我们,只有对问题做出回答,才可能得分;不做的话,就连一分也得不到。老师出的题总是对的,总是有答案的,不可能没办法做,也不可能没有答案。”⑤法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在总结这两次实验的时候,引用了下面的几句话:⑥第一句话是笛卡尔说的:怀疑就是方法。⑦第二句话是法拉第说的:在学术上不盲从大师,他应当重事不重人,真理应当是他的首要目标。⑧第三句话是爱因斯坦说的: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由好奇、疑虑开始的飞跃。⑨然后,他颇有感触地讲道:“应当教育孩子敬重老师,但更要教育孩子敬重真理。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没完没了的怀疑才是缺点。只有敢于怀疑,才能减少盲从。有怀疑的地方才有真理,真理是怀疑的影子。”1.根据文章完成下列练习。微信:JN23316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