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小升初语文专题训练卷考点32俗语、歇后语、谚语、名言警句和惯用语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兵指着宝刚说:“你不要光说他的不是。我看你的问题更严重,比起你来,你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本来要解决的问题不大,谁知他们两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也谈不拢。C.不是冤家不聚头,我和我同桌每天都要经历几次争吵。D.我一看这道题,顿时傻眼了。这时,下课铃响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胡乱写了个答案,交了试卷。2、下面名言运用不恰当的是()。A.读书能够启迪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人格,这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B.东东很聪明,就是学习上怕吃苦。临近毕业,爸爸想勉励他勤奋学习,就赠给他这样一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C.有时老师批评我们的话语虽然尖锐,但对我们的成长有很大的益处,真可谓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D.小芳学习很努力,但成绩总是不理想,她很灰心。你可以这样劝慰她:“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李明粗心大意,准备睡觉时才发现少写一项语文作业,他打算第二天补上。妈妈教育他:()A.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4、俗语精练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若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句俗语,选择正确的一组是()。俗语中的“一”字具有特殊的韵味。“”,是生活的哲理;“”,告诫人们做比说好;“”,形象地说明了团结的力量;而“”,则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无论物质文明发展到如何繁荣的地步,勤劳、节俭永远都应该是我们要保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①一千个嘴把式,顶不上一个手把式②一个巴掌拍不响微信:JN23316第2页共7页③一根红线两支花,勤劳节俭不分家④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竖不起梁A.④①②③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①②④③5、将下面俗语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A.应声虫B.纸老虎C.门外汉D.替罪羊E.糊涂虫F.睁眼瞎(1)目不识丁的人()(2)外强中干的人()(3)代人受过的人()(4)随声附和的人()(5)不明事理的人()(6)外行的人()6、下面名言警句不是出自鲁迅笔下的一项是()。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B.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C.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按要求完成练习题。1、把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成语。(1)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2)本人书生一介,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3)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2、将下列俗语补充完整。A、吃一堑,B.画虎画皮难画骨,C.有意栽花花不发,D.路遥知马力,3、把下面谚语补充完整。(1)有则改之,。(2),泰山移。(3)一人传虚,。(4)鞠躬尽瘁,。(5)非淡泊无以明志,。(6)穷在路边无人问,。(7),匹夫不可夺志也。微信:JN23316第3页共7页(8)树直用处多,。(9)路遥知马力,。(10)牛不知角弯,。(11),家里有狗好看门。(12)人勤地生宝,。(13),忠言逆耳利于行。(14)明人不做暗事,。4、谚语使我们懂得各方面的知识。根据下面的要求,写出适当的谚语。(1)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住机遇。()(2)它告诉我们要谦虚,不要骄傲。()(3)它告诉我们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4)它告诉我们如何种好庄稼。()5、在下面句子中填上适当的谚语。(1)他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主要是因为。(2)他自从从监牢中放出来以后,就了。(3)俗语说,只要你肯努力工作,你也可以成为一位专才。(4)这位老公公的年龄已达六十,但他仍不断向人学习,这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5),所以保卫国家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6、谚语使我们懂得各方面的知识。根据下面的要求,写出适当的谚语。(1)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住机遇:。(2)它告诉我们要谦虚不要骄傲:。(3)他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主要是因为:。7、填写12生肖歇后语。(1)()坐轿子————不识抬举(2)()肠刮油———有也不多(3)()吃辣椒————抓耳挠腮(4)()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