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9页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训练考点52课内阅读(五)——记事类阅读1、课内阅读理解。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节选)它的确在向上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在生长。“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1)联系前文,母亲的态度有变化吗?如果有,说说为什么有变化。(2)下列词语中,没有体现小女孩的变化的一项是()。A.愉快B.兴奋C.快乐D.轻轻地(3)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A.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筑豆花开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B.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C.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振作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D.豌豆从落到窗台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花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4)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针对课文这部分内容提的问题是:我针对全文提的问题是:2、课内阅读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①新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校的魏校长向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②“为家父而读书。”③“为明理而读书。”微信:JN23316第2页共19页④“为光耀门桶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⑤有位同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点名让那位同回答。那位同站了起,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⑨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⑩这位同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1)“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的原因是什么?请写下。(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下面的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①“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②“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3)“有志者当效此生!”魏校长是希望同们像周恩一样()。A.志向坚定B.志存高远C.仿效别人D.坚贞不屈(4)选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下面概括比较准确的一项是()。A.修身课上魏校长向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B.魏校长问同们为什么读书,同们纷纷回答。C.周恩的回答与同们的不一样,大家很吃惊。D.修身课上周恩“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震撼和赞赏。(5)周恩的回答与大家的回答有什么不同?(6)“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如果你的校长也这样问,你会怎么回答?说明理由。3、课内阅读理解。陀螺(节选)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出来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圆且光滑,如同一枚鸭蛋。虽然它远不如我想象中的那么漂亮,但我极高兴地接受了它。尤其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微信:JN23316第3页共19页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的确,在各色帅气的陀螺面前,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方不平,该尖的地方不尖,看不出一丝一毫与同伴相斗的能力。这使我士气大减,只是在一旁抽打,不敢向任何人挑战。(1)给加点的字注音。(2)结合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①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②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3)选文中,“我”的心情发生了变化,拿到陀螺时,看到滚珠时,被嘲笑时。(用文中词语回答)(4)阅读时我们可以根据通过人物的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请你从“快乐、着急、生气、自豪”几个词语中选择一种心情,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4、课内阅读理解。【A段】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