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二○二二年春季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下册语文考生注意:本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9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看拼音,借助语境写字词。(1)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像鲁滨逊一样,努力kòngzhì()自己的yōushāng(),克服kǒngjù()心理,保持xīnpíngqìhé()的心态,沉着lǐzhì()应对。(2)雨后,公园的草坪绿得愈发浓郁。几株郁金香diǎnzhuì()其间,它们yīwēi()在一起,浅笑盈盈。我被眼前的美景táozuì()了,内心也不由得细腻róuruǎn()起来,一种悠然的情愫在心中dàngyàng()。【答案】①.控制②.忧伤③.恐惧④.心平气和⑤.理智⑥.点缀⑦.依偎⑧.陶醉⑨.柔软⑩.荡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读选文,联合上下文的意思写出拼音对应的汉字,写完后再拼读一遍,不要写错别字。注意“制、忧、惧、偎、缀、醉、柔、漾”汉字较复杂,容易写错,书写时要仔细。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计较(jiǎo)澎湃(bài)B.忧虑(lù)细腻(nì)C.奚落(xī)锤炼(chuí)D.抽噎(yiè)锲而不舍(qi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A.计较(jiǎo)——(jiào);澎湃(bài)——(pài)。B.忧虑(lù)——(lǜ)。D.抽噎(yiè)——(yē)。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愧弗如(不)B.游园不值(遇到)C.无独有偶(双、对)D.谁道人生无再少(少数)【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词解释。D.“谁道人生无再少”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意思: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少”的意思是:少年时代。故选D。4.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怡当的一项是()A.这种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的奸臣,真是死得其所。B.作业落在家里,你在教室里翻遍书包也无济于事。C.见微知著,小小的言行足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和修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A.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用来形容奸臣不恰当。故选A。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轻松、平常的事儿。(运用比喻)B.“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意思相近)C.我简直诧异得快要爆炸了,这样残酷无情的污蔑。(运用夸张)【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近义词。A.结合“语言,也就是说话,好像是极其轻松、平常的事儿”可知,句子没有本体和喻体,故不是比喻句。故选:A。6.下列诗句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或志向的一项是()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练。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A项: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B项:元朝王冕的《墨梅》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C项:唐代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第一句写树,将树拟人化,让人读时能感觉出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