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2023·沂模临拟)西汉在西北、西南、南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分别设置了军政机构对其进行管理,如在西域设立“都护”,在北方设立“中郎将”,在东北设立“校尉”等官驻地镇守。这些管理措施()A.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B.解决了汉初的“王国问题”C.意在防范匈奴对中原的侵扰D.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2.(2023·保定模拟)两汉时期,在边郡普遍实施了属国都尉(主民政军事)、农都尉(主屯田殖谷)和部都尉(主掌兵马)制度。东汉时,“乌桓稍复亲附,拜其大人戎朱廆为亲汉都尉”。这一做法()A.消解了族群之间的差异B.严重破坏了中央集权C.强化了人们的家国意识D.有利于边疆民族交融3.(2023·广州一模)近年在西安市长安区出土了唐代将军史善应墓。其墓志载:“(史善应)曾祖缬杰娑那可汗,祖乙史波罗可汗,父褥檀特勤,隋开皇中因使入朝,值本国丧乱,遂留不返。隋文帝授上柱国,封康国公,君(史善应)即第四子也。”材料可说明隋唐时期()A.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密切B.门第观念影响广泛C.族际流动与文化的整合D.羁縻政策效果明显4.(2023·深一模圳)在唐朝,中原政权向一些周边政权赐书,唐太宗曾赐《吉凶礼要》等给新罗,唐玄宗曾赐《毛诗》《礼记》《左传》等给吐蕃。新罗、吐蕃与唐朝往来频繁,多次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求学。这()A.实现了中央对边疆的有效管辖B.维护了宗藩关系长期稳定C.体现了羁縻政策取得明显成效D.反映了儒家文化的吸引力5.(2023·衡水三模)明初西南地区的地方行政设置,除了与内地一致的府、州、县之外,还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有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行政机构。而到了清朝,此类机构的设置大大减少,如云南省就由明朝洪武九年(1376)的50个减少到清朝雍正末年(1735)的13个。这一调整旨在()A.将西南地区纳入中国的版图B.加强国家对西南地区的控制C.实现西南与内地管理一体化D.变革边疆地区地方管理机构6.(2023·衡水模拟)明朝对藏区朝贡的大小僧俗首领,除了封授一定官职外,还给予丰厚赏赐,仅仅一匹中等马,明廷就会回赐三百银两。使者返藏时会获赐携带茶叶、布匹等,贡使们往往会将赏赐品带回当地市场交换。材料中明朝藏区的朝贡行为()A.完善了元朝的民族政策B.具备了政治经济双重意义C.调整了明朝“海禁”政策D.降低了对边疆的管理成本7.(2023·厦模门拟)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加之宪法等成文性法律规范在内,以其内在公正之道,集合理性和有效性为一体,对各族人民的权利保障、义务履行及社会政治利益关系、民族关系的协调等发挥了重要的规范作用。这体现了我国()A.民族区域自治机构多元化B.国家治理法治化取得重要进步C.实现了全过程的人民民主D.社会主义基层自治在不断完善8.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治区、自治州及自治县(旗),逐步进行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这些民族自治地方条例覆盖范围广,又有地方特色,这项工作的开展()A.最初的依据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上“五个认同”的原则B.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正式颁布实施C.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法规体系建设D.首次深刻说明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9.(2023·德州模拟)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申明:“我国根据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任何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策,已经获得成就,今后将继续贯彻。在国际事务中,我国坚定不移的方针是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崇高目的而努力。”这表明()A.外交政策适应了国家发展需要B.中美关系逐渐走向缓和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C.“一边倒”的外交方针被否定D.睦邻友好政策得到重视10.(2023·模黄冈拟)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上指出,“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