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专题突破卷18树立科学思维观念一、单选题1.(2024·浙江6月·高考真题)起初,我们主要靠感官认识世界,所获信息中70%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这便是“眼见为实”的由来。然而浩瀚宇宙和微小粒子远超我们感官的极限,为探索其奥秘我们必须不断发明工具,这也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可必然得出()①人类关于世界的认识,70%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得的②只有借助工具,人类才能认识浩瀚宇宙和微小粒子③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④除了人类,任何其他动物都不能发明或利用工具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材料中强调我们主要靠感官认识世界,所获信息中70%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得的,不等于人类关于世界的认识,70%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得的,选项违背了同一律,①排除。④:材料中强调的是发明工具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而选项除了人类,任何其他动物都不能发明或利用工具,偷换了论题,违背了同一律,④排除。②:然而浩瀚宇宙和微小粒子远超我们感官的极限,为探索其奥秘我们必须不断发明工具,说明借助工具是人类认识浩瀚宇宙和微小粒子的必要条件,②正确。③:为了探索宇宙和微小粒子奥秘,人类必须不断发明工具,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③正确。故本题选C。2.(2024·吉林·高考真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柳树被古人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其飘逸、优美的姿态出现在众多艺术作品中。柳树根系发达,古人在道旁植柳以固堤护路,并营造了“细柳夹道生”(刘桢《赠徐干诗》)的景色。20世纪末以来,研究人员利用柳树能吸收并转化土壤中污染物的特性将其用于生态修复。由此可知()①柳树在艺术作品中的呈现是思维对感性材料的能动反映②柳树根系发达的特性是人们利用其固堤护路的前提条件③古诗中所描绘的柳树形象源自于作者头脑中的主观理念④形象思维的运用使研究人员发现了柳树的生态修复功能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柳树作为现实中客观事物,给人的思维活动提供了感性材料,经过艺术加工柳树常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其飘逸、优美的姿态出现在众多艺术作品中;同时,因为柳树根系发达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所以人们常在道旁植柳以固堤护路,①②符合题意。③:古诗中所描绘的柳树形象源自于现实中柳树的客观状态,而不是作者头脑中的主观理念,③排除。④:是通过社会实践,研究人员发现了柳树的生态修复功能,④排除。故本题选A。3.(2024·江西·二模)科学思维是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下列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一致的是()①“春节期间除了4A景区所有景区都向游客免费开放。”②“一些美国政客,既认为中国是世界的威胁,又认为中国必将崩溃。”③“北京以中轴线申遗,这既是对城市保护,也是对城市的更新。”④“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他们两人怎么会没有矛盾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否则就违反了矛盾律。“春节期间除了4A景区所有景区都向游客免费开放”、“一些美国政客,既认为中国是世界的威胁,又认为中国必将崩溃”的说法都属于自相矛盾,违反了矛盾律,①②正确。③:“北京以中轴线申遗,这既是对城市保护,也是对城市的更新”,这是辩证地看问题,③排除。④:“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他们两人怎么会没有矛盾呢?”这违背同一律,犯了“偷换慨念”的错误,④排除。故本题选A。4.(2024·全国·一模)某法院审理一起盗窃案,站在被告席上的小偷王某双手插在衣袋里,十分傲慢。法官当即斥责王某:“请被告人尊重法庭,把手从口袋里抽出来。”谁知王某竟回答说:“这可太为难我了,我把手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你们要我把手抽出来;而我把手放在别人的口袋里,你们又要把我送进监狱。法官先生,难道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