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重难点05:现代文I文本信息的迁移与运用(解析版)一、考情一览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设题角度2022年新高考Ⅰ卷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观点运用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观点探究2021年新高考Ⅰ卷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观点运用2021年新高考Ⅱ卷5.互联网上,有年轻人为炫耀技术故意在网络植入病毒,导致病毒传播。请根据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观点探究二、命题趋势新高考卷在文本观点的探究与迁移运用方面突显特色,设置情境化题干,引用文外的相关材料,或诗句,或理论,或情境化的具体现象、事例等,来验证对材料中概念或相关观点的理解与研判,实际考查的是对文本观点(概念)的深度把握。①命题角度有二:一是针对文内观点的分析、评论和探究;二是利用文内观点去分析文外材料,重在观点的迁移运用。②考查能力重在精准概括并精准理解文本基础之上的探究性。③命题趋势:在不提高试题难度的前提下趋向情境化、综合化命题。④都有运用名言材料充当理论论据,考查对文本观点的理解的题目。一、设问形式1.结合材料文本,分析或评价某一社会现象/新观点。2.分析比较两则材料/两个观点之间的异同。二、设问解读此类题目的考查形式多为简答题,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准确理解文章观点并迁移运用的能力。此类题审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能够将文本材料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或者能够对文内文外两种观点进行比较。三、解题方法(一)运用文本观点,解读新材料。1.分析题干中的新材料,提炼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如涉及的对象和体现的本质特征等,要准确把握文外材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料与文本内容、观点对应的关键信息。2.根据深层含义,回归原文,找到原文中可利用的相关观点。思考:文本观点是什么;文本的论点依据是什么;文本论点依据与文外论据之间的相似度或逻辑关系是否成立。3.结合文本观点,全面分析新材料。此类题考查时会在题干中给出一则新材料,例如某一社会热点现象,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材料文本或者运用材料原文内的某一观点去分析这一现象。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运用文内观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考查方法符合新高考情境化设题的趋势。此类题目设问在文本外,答案却在文本内。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最重要的是回归原文,找到可以利用的文内观点,然后结合观点分析解读题干中的材料。4.找准材料所对应的文本观点并与文本观点(文意)联系起来认真分析运用,解决问题。即“观点十结合材料分析”模式,先亮出题目材料对应的文本观点,再根据观点对题目材料进行分析。(二)运用原文材料评价新观点。1.理解材料观点,明确赞同还是反对。2.带着材料观点重读原文,找到支持或者驳斥该材料观点的具体依据。3.结合具体依据分析题干材料,分点作答。(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