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重难点18:诗歌阅读之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原卷版)一、考情一览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2023新高考Ⅰ卷《答友人论学》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诗句含意理解新高考Ⅱ卷《湖上晚归》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分析理解诗歌内容2022新高考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主旨概括2021新高考Ⅰ卷《寄江州白司马》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表面上是理解诗评,实质上是理解句子含意新高考Ⅱ卷《示儿子》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诗句含意理解全国甲卷《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6分)主旨概括2020全国Ⅱ卷《读史》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哲理概括二、命题趋势一、是对于诗歌内容的考查越来越细,重视对于诗歌内容的精准理解;二、在情感、思想方面,从对于情、志的考查延伸到思的层面,更注重考查学生读懂、理解诗歌的能力。三、新高考的古代诗歌阅读还倾向于与教材中的内容建立联系,强调课内外诗词的比较阅读,课本依然是备考之重点,因为高考题的特征一直是“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四、高考对诗歌思想内容的重视自然引起选诗的变化:偏重“理趣”的宋诗居多。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一、设问形式1.分析全诗或某一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析诗人所表达的志问。3.分析诗人所表达的道理、观点或评价。二、解题方法1.借助诗歌常见题材、类别和诗人背景、所处时代,初步把握诗歌内容主旨。2.通读诗歌,关注标题和注释,抓住诗中人、事、景、物等情感载体,发掘其背后蕴含的情感。3.借助提示诗歌情感的关键词,准确把握诗歌情感。如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喜”“愁”“悲”),表示情态、语气的虚词(“但”“惟”“空”),描摹色彩、形态的词,具有独特意义的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如春(含生机或暮春伤春)秋(常见悲秋);塞外(建功立业或表明战争残酷,环境艰苦)他乡(颠沛流离之苦)远离京城之地(仕途坎坷之意)。4.解释设题诗句或能提炼感情的词句,如有表达技巧也一并分析,准确概括诗歌思想感情。(2023新高考I卷真题再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重难点突破: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第一步:认真审题,明确问题的重点以及考查的方向。第二步:根据题干要求,解释分析题干中的理论或者观点。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第三步:结合原诗,分析诗歌主题,找出具体语境,分析判断。接着,把握本诗尾联的内容并结合诗歌的主题来谈自己的理解。第四步:整理答案,根据分值分点,形成文字。作答步骤第一步:认真审题,明确问题的重点以及考查的方向。第二步:根据题干要求,解释分析题干中的理论或者观点。第三步:结合原诗,分析诗歌主题,找出具体语境,分析判断。第四步:整理答案,根据分值分点,形成文字。古代诗歌阅读(一)(2023新高考II卷真题再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湖上晚归林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