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专题01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配套练习解析版)一、(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题目。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①杜甫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②。南轩松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注]①成都草堂营建时,诗人向朋友讨要松树苗。韦少府,即韦班,官少府。②老盖,《酉阳杂俎》谓松树千年始平顶偃盖,故称“老盖”。(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杜诗前两句将松树与其他树作对比,从体态和颜色上衬托出松树独有的形象特点。B.李诗写南轩松树荫下生出古苔,上下辉映,绿染秋空,侧面表现松树的古久茂盛。C.李诗起笔平淡,交代松树的位置和状貌,而在诗行推进中逐渐体现出不凡的气象。D.两首诗都是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表达了对松树的喜爱之情。【参考答案】D【解析】D.“两首诗都是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错误,杜诗并非“先从眼前的松树形象写起,然后想象抒情”。前两句是写诗人想象中的松树形象,后两句是表达诗人寻觅小松树栽种的来意。故选D。(2)清代吴乔《围炉夜话》中说“诗中须有人”。从两首写“松”的诗中,分别能看出诗人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参考答案】①杜诗中以松树不同于其他树木的形象,暗喻诗人卓然不群、超然脱俗的形象特征,为存千年而觅霜根的做法,体现了诗人甘愿扎根付出的务实精神。②李诗中描绘南轩孤松枝叶绵密茂盛、昂首天外,既展现诗人孤傲潇洒、超然物外的特点,又写出其刚正不阿、壮志凌云的形象。(每点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杜诗:“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两句,诗人称赞松树“落落出群”“青青不朽”,与榉柳杨梅截然不同,高超出群的形象,其实暗喻了诗人自己卓尔不群的形象;“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写诗人想要追求松树千年留存而从小小松树养起的行为,可见诗人有凌云壮志,而又愿意从小处做起,体现出甘愿扎根付出的务实精神。李诗:一棵孤松枝叶绵密,在清风中恣意摇曳,潇洒终日的姿态,流露出诗人孤傲洒脱、超然物外的性情;而“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又写出诗人的凌云壮志,刚正不阿。二、(广东省2021届新高考•压轴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题目。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①戴复古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乾道②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人歌黄霸③思遗爱,我颂朱云④有直声。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注]①原题后尚有“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遗直,渡江以来一人而已”二句。王梅溪:名十朋,号梅溪,南宋大臣。②乾道:孝宗年号。③黄霸:西汉著名循吏,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行为当时第一。④朱云: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的志节,后用衬托手法表现他的名声之大。B.颔联意谓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的,梅溪先生议论国家大事,令帝王惊叹。C.颈联用典,意在表达作者对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的赞美之情,感情真挚。D.尾联点题,诗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遗像,感觉他英风凛凛,一如生前。【参考答案】C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意在……之情”错误,颈联赞颂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意在表达对梅溪先生的称颂与赞美。(2)在作者的心目中,王梅溪先生是怎样的形象?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王梅溪先生是一位立朝正直、德高望重、赤心为国、深受君主器重的大臣形象。(3分)他在朝为官,正直端方,有着远大志节,名声之重简直盖过华山,深受孝宗赏识,议论国事君主极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