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别怀人诗鉴赏专题复习1.了解送别怀人诗,构建知识体系。2.掌握送别怀人诗的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3.体会送别怀人诗的思想情感,增强文化自信。核心素养目标壹温故知新段考三古代诗歌阅读材料选用李白《别韦少府》。此诗抒写了作者离开都城长安时回眸感慨的依依不舍之情,描绘了南下到韦少府中与朋友把酒言欢,置身于自然中的别样风情,表达了离开韦少府时独自惆怅的忧伤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题材:送别怀人诗文本明试题说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别韦少府李白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水国远行迈,仙经深讨论。洗心向溪月,清耳敬亭猿。筑室在人境,闭门无世喧。多君枉高驾,赠我以微言。交乃意气合,道因风雅存。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注】商山皓:即商山四皓,指秦末四位隐居于商山的信奉黄老之学的贤士。第三次阶段考试诗歌鉴赏贰明晰概念、考情送别怀人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别诗,即人们送行时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是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题材之一。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诗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高考考情近年全国各地高考卷中的送别怀人诗年份试卷题目及体裁作者及朝代2023年全国甲卷《临江仙》宋词宋·晁补之2022年全国乙卷《白下驿饯唐少府》律诗唐·王勃2020年新高考1《赠别郑炼赴襄阳》律诗唐·杜甫浙江卷《秋江送别》《送柴侍御》绝句唐·王勃、王昌龄江苏卷《送沈康知常州》律诗北宋·王安石2017年全国1《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北宋·欧阳修全国2《送子由使契丹》律诗北宋·苏轼全国3《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中唐·白居易频率高叁根植教材知识构建你知道的哪些诗是送别怀人诗?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李白)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联系教材熟悉题材目录《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雨霖铃》(柳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渡荆门送别》(李白)、《送友人》(李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内容标志情感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等。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等字眼。②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常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①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②烘托:诗人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③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情或反衬)。④想象(也叫虚写或虚实结合)。送别诗中作者常借助想象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知识构建肆高分突破西自长安苍龙门而出,向南而登白鹿原。想要追寻商山四皓的足迹,心里依然眷恋汉皇的恩德。远行至南方水乡泽国,细心探究道经的奥妙。洗尽心中尘念欣赏句溪之月,静心倾听敬亭山的猿啸。在尘世间筑室而居,关闭门窗就没有世间喧闹的声音。赞美你屈高驾前来造访,赠送我精微奥义之言。重意气则交合,尚风雅则道存。离别之后怀有相思之情,我只有醉心歌酒以解离愁。文本注释译文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