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思路及预测考点5概括情节和分析线索考向一梳理概括情节复习目标1.寻找并概括小说的线索。2.梳理小说的基本内容。根植教材情节项目教材篇目技巧作用情节《祝福》人物线索贯穿全文情节,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线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明线和暗线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便于揭示主题结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摇摆式(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戏剧性和可读性模式《老人与海》延迟式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完全破灭,情节一环扣一环,凸显小说的结构张力考向一梳理概括情节情节是小说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有的小说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前者多为对故事背景的交代,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后者多为对故事或人物的后续交代。考向一梳理概括情节【解题通法】(一)通晓情节概括“4妙法”类型解题方略明考型结构连贯法: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按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发展中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脉络进行梳理。(如《祝福》)场面连贯法:小说中的场面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有些小说中一个场面就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仇人→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线索连贯法:线索是串联小说人物、事件的人、事、物、感情、时间或地点等。抓住线索,勾画关联线索的词句,就可以围绕线索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内容。(如《项链》的情节构成: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识项链)暗考型细节连贯法:围绕人物活动,深入阅读文本内容,抓住对情节推进或人物活动、心理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勾画关键词句,并进行提炼、概括。(如2018年全国Ⅲ卷中对“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分析:心情复杂纠结→孤独绝望→重燃希望)考向一梳理概括情节(二)掌握情节概括答题“3步骤”第1步:审题干,明方向。即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题目是直接考查型还是间接考查型,从而确定答题的方向。第2步:依内容,理层次。即根据小说文本的具体内容,或采用结构连贯法,或采用场面连贯法,或采用线索连贯法,或采用细节连贯法,划分段落,厘清层次结构。第3步:巧概括,规范答。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提炼组合,规范概括。考向一梳理概括情节◎答题模板(1)明考型模板一:完整叙述,按照“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表述为:小说先写了……,接着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2)明考型模板二: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按照“某人做了什么事”的格式加以概括,表述为:主人公在……时候,……地点,做了……事情。(3)暗考型模板:事由+情感(态度、心理)。考向一梳理概括情节一、梳理概括小说情节1.根据结构来梳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根据场面来梳理:不同场景下按照活动地点概括情节3.根据线索来梳理:某人、某物、某事、某种感情【高考真题】【2021高考乙卷《秦琼卖马》/谈歌】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第一问:①借唱《秦琼卖马》抒发胸中郁闷之情;②把自己卖瓷器与秦琼卖马类比,希望有人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第二问:唱得壮气不足,更真实地表达了他当时的感受。【2018全国卷Ⅲ《微纪元》/刘慈欣】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参考答案】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考向一梳理概括情节【教材典题】【必修下第六单元《促织》/蒲松龄】《促织》的故事来源于《明小史》里的一个故事:宣宗酷好促织之戏,谴使取之江南。虫价贵至数十余。枫桥一舷长以郡督谴觅,入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虫跃出,为鸡啄食。妻惧,自缢死。夫归,伤其妻,且畏法,亦自经焉。可以说上面的这个小故事基本上奠定了《促织》的前半部分的情节,但是其情节的曲折性还是和《促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