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9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精准判断,赏析效果复习目标1.熟悉古诗常用修辞手法,并注意辨析其易混手法。2.掌握主要表达方式的特征与效果。链接高考卷别篇名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3新课标Ⅱ卷《湖上晚归》林逋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考查抒情的方式就现有的考查题目看,其考法相对灵活:提问较宽泛,一般不聚焦于某一技巧,涉及的技巧主要是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与结构技巧,而且重在赏析其效果。2023全国乙卷《破阵子》陆游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考查抒情的方式2022新高考Ⅱ卷《送别》李白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考查抒情的方式2022全国乙卷《白下驿饯唐少》王勃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考查抒情的方式考向一鉴赏修辞手法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一、常见手法及效果1.比喻,使表现的内容更具体、生动、形象。2.比拟,使表现的内容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3.借代,突出人和事物的特征,收到形象鲜明的艺术效果。4.夸张,突出事物的某特征,便于更好地抒怀,增强感染力。5.对偶,形式上整齐对称,节奏鲜明,语言简练;内容上比较集中含蓄。6.排比,节奏鲜明,增强气势;突出强调内容。7.反复,内容上突出语意,强调情感;形式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有韵律美。8.设问,引入问题,引起读者注意、思考。9.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10.用典,表达感情含蓄、言简意丰,使语言典雅。11.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增强语言容量,表意含蓄、巧妙。12.对比,突出被表现事物的特点,加强文章艺术效果和感染力。13.反语,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二、解题步骤1.明手法,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释运用,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3.析效果(作用),指出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作用)。[教考衔接]1.《虞美人》的最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案这两句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水来比喻作者无穷无尽的愁绪,既巧妙地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了,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奔流不息,又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尽无休。解析词人用春水来比喻无穷无尽的愁绪,同时又呼应了之前的“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足见词人愁绪之深重、难以遏制。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写出了愁思绵绵不绝,表达了词人心中无尽的哀思。[边练边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草书歌陆游倾家酿酒三千石,闲愁万斛酒不敌。今朝醉眼烂岩电,提笔四顾天地窄。忽然挥扫不自知,风云入怀天借力。神龙战野昏雾腥,奇鬼摧山太阴黑。此时驱尽胸中愁,槌床大叫狂堕帻。吴牋蜀素不快人,付与高堂三丈壁。【注】此诗作于1182年,诗人正谪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本诗前四句写酒不敌愁,酒醉后,醉眼如岩下闪电,提笔欲奋笔疾书,四顾却突然感到茫茫天地如此狭窄,感慨颇深,此为作草书的感情酝酿阶段。B.吴地名纸、蜀地素帛,尚不足以让诗人快速书写,只好在高堂三丈墙壁之上尽情“挥扫”,这两句写得极妙,把诗人的豪迈狂放之情推向高潮。C.本诗风格含蓄而狂放,借醉后狂草来抒写愁思,“倾家酿酒”,痛饮万斛,借天之力“挥扫”,“槌床大叫”,“付与高堂”,“狂”字点睛,贯穿全诗。D.本诗表现了集爱国者、豪放诗人、书法家于一身的陆游的时代苦闷,艺术表现独具特色。解析B.“尚不足以让诗人快速书写”错误,诗中“快人”不是“让诗人快速书写”,而是“快人心意”。“吴牋蜀素不快人,付与高堂三丈壁”是说吴地所产的名纸与蜀地所产的素帛,书写起来还不足以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