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讲分析材料、合理推断2025年信息类文本阅读模块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目录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04真题感悟命题洞见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考点考情分析】考点方向细分考向考题统计备考建议分析材料、合理推断考向1:信息的理解分析(3年7考)必考题型2024选择题:新课标Ⅰ,新课标Ⅱ卷本讲内容属于高频考点,考查形式均为选择题,题干指向的是对原文信息的迁移。在备考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理解材料原文,更要注意积累现实例子,保证做题的准确性。2023选择题:新课标Ⅰ卷2022选择题: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全国甲卷,全国乙卷考向2:信息的逻辑推断2023选择题:2023新课标Ⅰ卷2021选择题:2021新高考Ⅰ卷2025年备考策略1.关注现实生活,明确考点考法分析材料、合理推断考点不仅有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分析,还有基于现实生活的信息逻辑推断。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重点积累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例子,熟悉考点的出题规律,提升自身应试能力。2.分析前提结论,强化逻辑意识在解答分析材料、合理推断类试题过程中,我们要重点关注推断的前提和结论,分析它们推断是否有根据,结论是否合理。除此之外,更应该关注推断过程中的逻辑推断,例如:假设推断、条件推断、因果推断以及目的推断等。通过强化自身的逻辑意识,提升做题效率。2025年备考策略3.组合训练,提升答题应试能力相比较信息筛选、整合、辨析类试题来说,分析材料、合理推断类试题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难度也相应更大。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限时练、题型组合练习的方式,提升答题应试手感和能力。总之,分析材料、合理推断类试题难度较大,需要同学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关注现实生活条件,强化语文逻辑思维意识。通过不断组合练习,提升自身答题应试能力,为解答2025年高考分析材料、合理推断类试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备考策略思维导图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考点知识思维导图二级考点细分考向题型题干表述分析材料合理推断考向1:信息的理解分析选择题(2023新课标Ⅰ、Ⅱ,T1)下列对原文(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正确)的一项是()(2022新高考Ⅱ,T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考向2:信息的逻辑推断选择题(2023新课标Ⅰ、1.T2)根据原文(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析材料、合理推断部分主要有两个细化设题角度,分别是信息的理解分析和信息的逻辑推断。这要求我们具备分析和推断的能力,重点关注推理前提、推理过程和推理结论的合理性。【主要考法归纳】设误类型阐释辨误方法偷换概念命题人在解释或使用某一概念时,故意弄错对象,或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等进行了调换或混淆。应注意看选项与原文是否存在信息对接错误的现象,尤其要仔细比对选项句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以偏概全指选项有意把原文中对某类事物某一部分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功用等说成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功用。即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注意比对选项与原文重要词语前边起修饰与限定作用的表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的关键词,如“所有、全部、都、一些、极少、部分、极其、格外、略微、偶尔、非常等”是否一致。张冠李戴指命题者故意将此事物表述为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为彼方面,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乙的特点,或者将甲的观点(或行为状态)说成乙的观点(或行为状态)。注意判断选项的主语、宾语与原文相关句子的主语、宾语是否一致。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三道选择题,大多要求选“非”,即选出设误项。下面介绍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设误的选项中常见的几类命题陷阱。【设误类型及辨误方法】设误类型阐释辨误方法无中生有指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没有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看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混淆时态主要指混淆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即把未发生的事情(“未然”)判断为已发生的事情(“已然”),把已发生的事情判断为未发生的事情;或在概率上,把可能发生的事情(“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