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讲评价运用材料观点2025年信息类文本阅读模块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目录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04真题感悟命题洞见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考点考情分析】考点方向细分考向考题统计备考建议评价运用材料观点考向1:运用文本观点解读题干现象2022简答题:新高考Ⅰ卷本讲内容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准确理解文章观点并迁移运用的能力,审题难度较大。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观察文本材料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注意对文内文外观点进行比较。考向2:用文本观点解决题干问题2024简答题:2024新高考Ⅱ卷2021简答题:2021新高考Ⅰ卷2021简答题:2021新高考Ⅱ卷2025年备考策略1.立足文本内容,强化筛选比对近年来,该题型几经变化,具体题型逐渐丰富。但是,无如何变化,“请结合材料”这一答题基本要求都不会改变。换言之,现有的题目考查虽说带有高阶思维的特点,但仍停留在对文本材料信息的筛选、比对上;一些复杂题日虽为考查考生的迁移运用能力,但仍无法摆脱用文本材料获取信息来分析、评价这一基本能力,其本质仍是文本材料信息的理解、筛选、加工与整合。因此,准确、全面地归纳概括材料的信息要点是其最基础的能力与工作。2.建立内外联系,明确文本思想建立文本内思想或观点,与文本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重要关键。只有内外相结合,评析方向才不会脱离文本内的思想。2025年备考策略3.强化教考衔接,提升解题能力信息类文本教考衔接题,本质上是属于迁移运用题。要用信息类文本中的思想观点及方法,去分析文本外的事物或现象,必须先梳理信息文本的思想内容,明确其信息文本重要的观点。这是解题的重中之重。总之,评价运用材料类试题是在对文本材料信息的筛选、比对基础上带有高阶思维特点的综合性试题,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既要熟悉课文中的相关知识,又要深入生活,从生活中强化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备考策略思维导图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考点知识思维导图二级考点细分考向题型题干表述评价运用材料观点考向1:运用文本观点解读题干现象简答题(2022新高考Ⅰ,T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考向2:运用文本观点解决题干问题简答题(2021新高考Ⅰ,T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评价运用材料观点部分主要有两个细化设题角度。两个细化考向都着重关注于运用文本观点解决实际问题,这需要我们能够吃透文本观点,合理进行迁移运用。【主要考法归纳】新高考信息性文本阅读题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围绕同一话题而呈现出来的多则材料。这些材料虽话题相同,但侧重点、角度各异。比较材料异同就是要扣住这"同”中之“异”,从而把握材料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各则材料之间的关系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类型阐释及举例互补关系即每则村料内容上各有侧重,围绕同一个话题或对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展开,材料之间互相补充,让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中心话题或陈述对象。例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信息性文本阅读的两则材料都谈及“历史地理学”,但材料一侧重陈述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材料二侧重陈述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两则材料的内容互相补充,让读者阅读后能了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前景、研究对象三个方面的内容。【材料之间关系】新高考信息性文本阅读题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围绕同一话题而呈现出来的多则材料。这些材料虽话题相同,但侧重点、角度各异。比较材料异同就是要扣住这"同”中之“异”,从而把握材料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各则材料之间的关系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类型阐释及举例统领关系一则材料为宏观策略或理论,其他的材料为微观实例。宏观策略或理论统领微观实例,微观实例则印证宏观策略或理论。如2022年新高考Ⅰ卷信息性文本阅读的材料:材料一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两则材料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主题进行组合。但材料一采用宏观视角,侧重理论指导彰显价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