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使用语言文字运用模块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目录contents02知识导航思维引航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04热考题型解题策略05真题解悟命题洞见01考情分析考点要求考题统计考情分析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①2022年到2024年,全国卷、新高考卷(新课标卷)均考查了成语,偶见考查实词与虚词的运用。②词语运用效果分析,是高考新型考题。1.词语考题仍以考查成语为主,实词与虚词为辅。2.新高考题更加注重考查词语在语境中的运用,分析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是高考考查的新动向。备考策略:1.实词考查,主要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辨析时要注简词义的轻重、词义的侧重点、使用的范围、适用的对象、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法功能、构词要素等方面。2.虚词(含关联词)考查侧重于句子的内在逻辑与语气,要强化语句间的逻辑与语气的界定。3.成语题侧重考查成语的语段填空,要强化成语的积累,关注成语与病句的结合。2022年到2024年高考词语使用题考情分析02知识导图03考点突破考点一成语运用(含俗语)成语运用题,主要考查成语运用填空,即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下,根据上下文语境,选用适当的成语进行补充填空。考题形式多为主观题,但也有选择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成语包括俗语、谚语等。1.(2024新高考Ⅰ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睡眠时长是保证身体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至于每天要睡多久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相信喜爱健康科普节目的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实际上,我们所需的睡眠时长是A的,有人不睡够9个小时难以清醒,有人睡上4个小时就能活力满满;有人睡了很长时间仍然精神萎靡,有人只要打个盹儿就能B。因此,能够保证自己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睡眠时长,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考点一成语运用(含俗语)1.(2024新高考Ⅰ卷,节选)【参考答案】A因人而异;B精神抖擞。【解题方略】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A此句与后面内容相关,后文“有人不睡够9个小时难以清醒,有人睡上4个小时就能活力满满”,表明每个人所需睡眠时长不同,可填“因人而异”。因人而异: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B此处与“精神萎靡”意思相反,是说有人只要打个盹儿就能让自己精神饱满,活力充沛,可填“精神抖擞”。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饱满。考点一成语运用(含俗语)2.(2023年全国乙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做事一定要坚决。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如果(),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当然,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在这一点上,古人不能跟我们相提并论。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干打雷不下雨C.前怕狼后怕虎B.又吃鱼又嫌腥D.首尾不能兼顾考点一成语运用(含俗语)【参考答案】C【解题方略】俗语是一种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语句,简练而形象,大多数出于劳动者的创造,反映生活中的经验与愿望。作为干扰的A项“干打雷不下雨”,又可以写作“干响雷不下雨”,比喻只是营造声势,却没有实际行动。这显然与文本下文的“准备下失败的退路”语意不合,是错误的。B项“又吃鱼又嫌腥”,比喻既想得到利益,又怕沾上坏的名声。这也与下文的语意不相吻合,是错误项。D项“首尾不能兼顾”,是常用语“首尾兼顾”的化用,表示起始与结尾不能同时照顾周全。这同样与下文所说不相吻合,也是错误项。C项“前怕狼后怕虎”,又写作“前怕虎后怕狼”,形容一个人顾虑重重,胆小怕事。这一俗语与上下文的语意吻合贴切,是准确的。C项是正确答案。考点一成语运用(含俗语)3.(2021·全国乙卷,节选)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有人说,互联网虽然实现了我们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