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意义与用法语言文字运用模块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目录contents02知识导航思维引航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04热考题型解题策略05真题解悟命题洞见01考情分析考点要求考题统计考情分析正确使用词语(词语的意义与用法)2022年新高考Ⅰ卷代词3分2023年全国乙卷副词3分2023年新高考Ⅱ卷代词3分2024年全国甲卷副词3分2024年新高考Ⅱ卷动词3分词语的意义与用法,主要考查虚词中的副词、介词、助词等,实词的中代词、动词。考题设计侧重于具体的语言情境。备考策略:词语的意义与用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意义即意思,即词语在上下语境中含义;用法,指的是词语的在语句的语法作用,侧重于分析词语的修辞、色彩等用法以及词语在句子中的成分。2022年到2024年高考词语意义与用法考情统计02知识导图03考点突破考点一动词或形容词的意义与用法动词或形容词,是实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用。考查动词或形容词的意义与用法,主要是考查具体语言情境中,词语的语法功能及语境意义。(2024全国新高考Ⅱ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即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虽然身体很累,但心情很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考点一动词或形容词的意义与用法下列句子中的“相信”与文中加点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身处困境他却并不消沉,相信自己能拼出一个光明的未来。B.我满心欢喜地迎接他回来,相信现在的他一定和从前不同。C.看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相信每一位游客都会激动不已。D.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的语境义的能力。文中加点的“相信”表示认为某事是真实的、可信的,表达一种推测和信任。A.“相信”是有信心的意思。B.“相信”是认为的意思。C.“相信”也是认为某事是真实的、可信的,与文中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D.“相信”是期望、盼望的意思。故选C。考点二代词的意义与用法代词一般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用。考查代词,主要考查人称代词、物称代词与指示代词。代词的指代意义,是考查的重点。(2023·新课标Ⅱ卷,节选)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只需要戴上耳机。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C.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D.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考点二代词的意义与用法【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凭借语感和已有知识,结合具体语境辨别同一个词的不同用法的能力。“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表示任指,是“任何人”的意思。A项,表示疑问,问哪一个人。B项,表示任何人。C项,“谁知道”可以看成一个整体,表示没想到。D项,虚指,表示不需要说出姓名的人。考点三副词的意义与用法副词属虚词,主要在句中作状语。考查副词,主要是考查副词在状语成分中的内在含义。(2024全国甲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天山可谓家喻户晓,但真正了解它的人恐怕不多。怎样算是真正了解天山呢?不妨做个测试。你闭上眼睛,念出“天山”这个名字,试试看,能不能想象出一幅天山的全景图来?在这幅全景图里,山脉或平行或交错,许多巨大的、汽车要开上很久很久的盆地坐落其间。考点三副词的意义与用法下列句子中的“要”与文中加点的“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描绘“寒风扫高木”的景况,用“木”字要比用“树”字更合适。B.莲花池边有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打了半斤酒,还要了些菜。C.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去。D.等枣树的叶子落尽,树上的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语境义的能力。文中“要”意思是需要。A.表示估计,用于比较。B.讨。表示希望将某种事物归自己所有。C.需要。D.即将来临。故选C。考点四介词或连词的意义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