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考点巩固卷23内容与情感建议用时:40分钟满分:31分实际得分:分一.(2024年全国新高考Ⅰ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宿千岁庵听泉刘克庄因爱庵前一脉泉,襥衾来此借房眠。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B.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C.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二.(2024年全国新高考Ⅱ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雨后为山亭独卧叶梦得①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②。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注】①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②阴虫:秋虫,如蟋蟀之类。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雨后空气清新,为山亭的夜晚凉爽宜人,然而诗人的心情却难以平静。B.本诗第二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立意相似。C.诗人凭轩望月,浮想联翩,而阶前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D.颈联通过江水、星空等物象营造出了一个天高地迥、苍茫寂寥的境界。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三.阅读下面的汉乐府诗,完成下面的小题。病行妇病年累,呼丈人妇连岁传①前一言。言未及得言,不知下一何翩翩。“累君三孤子,莫我当泪属两儿饥且寒,有莫笞过慎笪②,行折当摇③,思念之!”复曰:抱无衣,无里。塞牖,舍孤到市。道逢交,泣坐不能起。乞求孤乱时襦复闭门儿亲从与儿买饵④。交啼泣,不可止。“我欲不悲不能已。”探中持授交。入孤,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对泪伤怀钱门见儿中,“行尔耳复⑤,弃置勿道!”复【注】①丈人:古时男子的称呼,这里是病妇称她的丈夫。②笪笞:鞭打。③折摇:夭折。④饵:糕饼之类。⑤行复尔耳:又将如此。尔,如此。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诗歌截取生活片段开篇,引出下文病妇对丈夫的嘱咐。B.“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还没有说话,病妇便泪流满面,泪水里有生活的辛酸、疾病的折磨、对丈夫的不满。C.“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病妇临终的唯一牵挂是自己的孩子,希望丈夫不要让他们挨饿受冻,即便孩子有过错也不要打他们。D.诗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行为、神态描写突出,真切动人,体现了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登洛阳故城许浑①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知?岂劳水去市朝,山北殿高。声东变势来宫噪暮云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鸦归可怜岭缑②登仙子,自吹笙醉碧桃。犹【注】①许浑,晚唐诗人。②缑(gōu)岭: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多指修道成仙之处。传说东周灵王的太子普在此修仙得道。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中第一句既实写所见禾黍成行,也化用了《诗经·王风·黍离》中的诗意,暗含对过去王朝兴灭更替的追思。B.“岂知劳”一句中的“知”,即管得上,加之本句使用反问修辞,旨在表达对被弃置废毁的城池的痛惜。C.本诗写景逼真,细节处处传神,以不懂人事的鸦、雁,进一步点染氛围,增添萧瑟的情味,凸显了故城的荒凉。D.诗歌用一声叹息来收束全篇,说明诗人认为虚妄的神仙故事既不能解决现实的矛盾,也不能解决思想上的苦恼。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春望梁石头城罗邺柳碧桑黄破国春,残阳微雨望归人。江山不改兴亡地,冠盖自为前后尘。帆势挂风轻若翅,浪声吹岸叠如鳞。六朝无限悲愁事,欲下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