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考点巩固卷24诗歌形象建议用时:40分钟满分:36分实际得分: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赤壁怀古苏辙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觜距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注】①崄:通险。②觜距:禽鸟的嘴和爪甲。比喻决胜的武力、武器或力量。③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本诗中刻画的曹操形象特点与《短歌行》(对酒当歌)中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本诗中曹操意气用事,好大喜功,缺乏理智,最终惨败。他在破刑州后充满高昂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但胜利让他过于自信从而忽视了对潜在危险的警惕,最终输给了对方。《短歌行》中的曹操求贤若渴,有雄心壮志,他感慨人生苦短,盼贤才来归,借贤才之力,助自己一统天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意思是曹军刚攻破荆州得到诸多水军,一鼓作气行至夏口气势如云。千艘战船相连共抗长江天险,百战百胜哪知会在赤壁被一把大火焚烧。故本诗中曹操意气用事,好大喜功,缺乏理智,最终惨败。他在破荆州后充满高昂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但胜利让他过于自信从而忽视了对潜在危险的警惕,最终输给了对方。《短歌行》这首诗的主题明确:“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人求贤若渴,希望有志之士能纷纷归附于自己,所以此诗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的理念和主张。通过宴会的歌唱,此诗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日书怀寄白宾客①刘禹锡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州远雄无益,年高健亦衰。兴情逢酒在,筋力上楼知。蝉噪芳意尽,雁来愁望时。商山紫芝客②,应不向秋悲。【注】①这首诗作于大和七年,刘禹锡京官外调,担任苏州刺史。白宾客即白居易,时为太子宾客。②商山,太子宾客的别称;紫芝客,白居易曾在诗中自称“白衣居士紫芝仙”综观全诗,你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一位年老无力,身老体衰,却不服老的诗人形象。②诗人在首联写出了自己年老健衰,颔联写出了自己力不如前,尾联表达了诗人的不服老的心态。【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首联“州远雄无益,年高健亦衰”写出了自己年老健衰,“雄”“健”二字与“无益”“亦衰”形成对照,表达作者对年事已高的无奈;颔联“兴情逢酒在,筋力上楼知”写诗人饮酒和上楼,上楼就知道自己筋力已经大不如前;颈联写蝉声聒噪,雁来愁望,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通过物候营造出感伤的氛围;但是感情在尾联发生变化,说自己是商山紫芝客,觉得自己不应沉浸在秋天的感伤中,突出的表达了诗人的不服老,不愿感伤的积极乐观的心态。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即事①杜甫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②行云浮日光。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飞阁卷帘图画里,虚无只少对潇湘。[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客居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②皛皛(xiǎo):又作“皎皎”,洁白明亮貌。“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这一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6分)【答案】通过暮春时节,雷声传来,大雨急下,高山群峰都笼罩在苍茫的雨中,大雨散去,清新的空气中充满了各种花香,描绘一幅壮丽明快的暮春山居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的意思是:突然传来雷声,马上就下起大雨,天地之间,高山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群峰都笼罩在苍茫雨中,大雨骤聚骤散,清新的空气中马上充满了各种花香。上句“雷声忽送千峰雨”是兀起之笔,也反映了彼时彼地忽晴忽雨的实际风光。而且,正是这一句,写出了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