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考点22文言断句1.考情探究(考点分布、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2.考点精讲(文言断句方法)3.好题冲关(基础、提升、真题)1.考点分布(2024、2023新课标I、Ⅱ,T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2022/2021/2020新高考I、Ⅱ,T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①题型上,客观题与主观题兼而有之。②分值,3分。【备考策略】1.研读课本:加强对课本的复习,因为历年的文言文试题都与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密切相关。2.归纳整理:整理归纳文言文的重点句子和词汇,掌握其含义和用法。3.专题研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专题研究,发现其中蕴含的语言运用规律。4.仿真练习:通过做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文言断句方法(1)词性断句法。文言文中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或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文言文中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常用来作谓语,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2)语序、句式断句法①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焉。我非爱起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②特殊句式:判断句式、被动句式③固定句式:“何……之有”“如(奈、若)……何”“唯……是……”“不亦……乎”“何……(之)为”“无乃……乎”“得无……乎”④固定短语: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3)对称、对偶、排比断句法文言文语句整齐对称,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在形式上对应,在内容上有关联(对比、并列、总分)如: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4)对话标志断句法对话标志:“曰”“云”“言”等。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情况。引用;连续对话,第一次出现人名,之后常省,有时提示动词也省去。要据上下文分清问答的界限和引文的起止。(5)文言虚词断句法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境去猜测,因而显得棘手、难度大,但是根据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容易,使文段变得一目了然。断句时应注意的“6类虚词”虚词类型示例句首发语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句首时间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句末语气词——其后一般断开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疑问句末尾——与(欤)、邪(耶)、乎。感叹句末尾——哉、夫。疑问语气词——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复句关联词语——其前一般断开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复音虚词——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不能点断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注意灵活性,具体包括以下几点:①“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