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考点23文化常识1.考情探究(考点分布、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2.考点精讲(设错方法、课内外常见文化常识)3.好题冲关(基础、提升、真题)1.考点分布(2024、2023新课标I、II,2022新高考I、II,T11)下列对材料(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21/2020新高考I、II,T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①题型上,客观题,分值,3分。②范围上,教考衔接的趋势日益明显,同时关注中学阶段重点常识的考查。③2021年之前,国考四套卷文化常识的考核都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近2年题型变化后,这些依然会考,只是更灵活,也零散,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即可作答。【备考策略】1.研读课本:加强对课本的复习,因为历年的文言文试题都与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密切相关。2.归纳整理:整理归纳文言文的重点句子和词汇,掌握其含义和用法。3.专题研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专题研究,发现其中蕴含的语言运用规律。4.仿真练习:通过做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考点精讲01常见设错方法设错类型一:以今释古【示例】(2017年全国卷Ⅱ)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分析】在解释词语的意义时设置干扰内容,以今义代替古义。“考”不是现代汉语中的“考察”之意,而是“拷”的通假字,是“拷问”之意。设错类型二:张冠李戴【示例】1.(2019年全国卷I)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2.(2019年全国卷Ⅱ)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3.(2020年全国卷I)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分析】在词语指代的对象上设置干扰,将甲说成是乙。1.诸子百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儒、道、法三家。选项把“农家”归为此类。2.“武”不是指古代军事家孙武,而是指周武王,古人常常将商汤与周武王这两位君主并称。3.殿试又称“廷试”,是皇帝对会试录取的贡士在殿廷上亲自策问的考试,因此,主持人应当是皇帝,而不是丞相。设错类型三:扩缩范围【示例】1.(2015年全国卷I)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2.(2020年全国卷Ⅱ)C.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3.(2022年新高考模拟卷)D.追谥,古人为追念死去的文人,根据其生前行迹给予的某种称号,带有褒扬与纪念的意义。如范仲淹被追谥为“文正”。【分析】扩大或缩小某个概念的范围。1.在太子“被确定”成为“继承君位的人”这一条件下,是不可能再用“太子”这一特定称谓来指代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太子之外的“其他儿子”的。扩大了概念的范围。2.“禁中”应是“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皇室宗族所居之处”扩大了概念的范围。3.“追谥”意为“追加谥号”,被追加者不一定是“文人”,谥号也不一定是褒扬性的。如商纣王,“纣”就是后人给他的恶谥。缩小了概念的范围。设错类型四:主观臆断【示例】1.(2017年全国卷Ⅲ)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2.(2018年全国卷I)C.“践阵”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分析】解说或判断不从客观出发,而凭主观揣度。1.由“近侍”主观臆断“职位很高”,近侍虽然有些时候会对帝王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些近侍甚至掌握不小的实权,但一般情况下近侍的职位并不高。2.由“践阵”主观臆断“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是“登上国君宝座”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