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专题突破卷04古代诗歌阅读建议用时:60分钟满分:72分实际得分:分一.(2024年全国新高考Ⅱ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9分)雨后为山亭独卧叶梦得①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②。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注]①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②阴虫:秋虫,如蟋蟀之类。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雨后空气清新,为山亭的夜晚凉爽宜人,然而诗人的心情却难以平静。B.本诗第二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立意相似。C.诗人凭轩望月,浮想联翩,而阶前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D.颈联通过江水、星空等物象营造出了一个天高地迥、苍茫寂寥的境界。2.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二.(2023年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9分)湖上晚归林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4.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9分)捣衣杜甫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①辞捣熨倦,一寄塞垣②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注]①宁:岂,怎能。②塞垣:指丈夫征戍之地。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戍不返”既指戍边秋至不能返家,也含难以生还之意,沉痛悲凉之意毕现。B.颈联“深”字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深,一语双关,还呼应了首句“不返”。C.尾联写妇人用力捣衣,声音响彻云外,而丈夫也听到了这饱含浓浓思念的捣衣声。D.诗歌借捣衣妇之口,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细小片段,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6.诗中句首大量运用虚字,如“亦”“已”“况”“宁”等,前人评价此诗通篇俱用虚字,“曲而弥挚”“何等宛转呜咽”。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这些虚字运用的妙处。(6分)四.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后面试题。(本题共2小题,9分)梅花绝句·其二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武夷山中谢枋得①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大都(今北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写此诗时将近十年。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诗中“幽谷”“层冰”“积雪”等描写了环境之艰苦,表现了梅花生长条件之恶劣。B.陆诗中“自分”表明梅花很在乎开得早还是晚,也表明了诗人对实现理想仍有期待。C.谢诗中“独立青峰野水涯”写武夷奇观,巍然挺立的青峰也是诗人性格、形象的写照。D.谢诗中“天地寂寥山雨歇”借景抒情,写雨后天地寂寥,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8.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2小题,9分)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