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考点25文本概述与分析1.考情探究(考点分布、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2.考点精讲(基础知识、突破方法与步骤)3.好题冲关(基础、提升、真题)1.考点分布(2024、2023新课标I、Ⅱ,2022/2021新高考I、Ⅱ,T12)下列对材料(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020新高考I、Ⅱ,T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命题规律及备考策略【命题规律】①题型上,客观题,分值,3分。②考查上,重视对文本内容的概述与分析。【备考策略】1.归纳整理:整理归纳文言文的重点句子和词汇,掌握其含义和用法。2.专题研究: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专题研究,发现其中蕴含的语言运用规律。3.仿真练习:通过做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试题,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考点精讲01常见设错类型设错类型一:扭曲词句的翻译在对事实的现代汉语表述中,扭曲原文词句的意思。【示例】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原文“安用重法邪”的意思是“哪里需要使用严刑峻法呢”。这句话一是隐含着对重法作用的肯定,二是表明解决偷盗问题尚不需要重法。因此可以辨别出B项的错误。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设错类型二:扭曲事件的参与者、原因、过程、结果在对事件进行表述的时候,把事件的某些要素进行扭曲,包括事件的参与者、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的过程以及事件的结果。【示例】①C.海瑞严厉执法,受到小人诋毁。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时,因要求严明,部下怨恨,部属房寰惧遭揭发,又受怂恿,上疏诋毁,致使海瑞被迫退休。根据原文“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可知,海瑞也多次上疏乞求退休,皇上劝慰他,不让他辞官,并不是部属房寰致使海瑞“被迫退休”。②D.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宋朝皇帝为了息战,主动提出议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军中谈判,最终与契丹达成盟约。比照原文“是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然,遣李兴议和”可知,并非宋朝皇帝主动议和,而是契丹主动议和。设错类型三:扭曲事件发生的时间或地点在对事件进行表述的时候,扭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示例】B.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素来”扭曲了时间。比照原文“亦未知其孝”“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可知,作者最初并不知道李台州与母亲的事,直到李台州死后,在与丞相京公交谈中才知道李台州母子之间的故事,才了解李台州至孝之名。设错类型四:扭曲文中的观点在对文中的观点或人物观点进行转述时,暗中进行扭曲。【示例】D.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比照原文“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可知,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是皇帝无道和大臣不尽忠两个原因造成的,而不仅仅是大臣的原因。设错类型五:扭曲人物概括或事实分析在纪传体文本阅读中,扭曲对人物事迹或性格的概括,或扭曲与概括相对应的事实分析。【示例】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C.萧何不善征战,论功却排第一。天下平定论功行赏时,刘邦以狗猎为喻,坚持认为萧何之功最高。经过刘邦的开导,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比照原文“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酇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可知,说萧何“不善征战”错,萧何只是没有亲自上战场而已。比照原文“群臣皆莫敢言”可知,说“武将们对萧何心悦诚服”错。考点精讲02突破方法与步骤1.解题的基本方法①词义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