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2025人教版新教材语文高考第一轮复习任务群四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练案36现代诗歌的形象与情感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16分)铁匠①刘半农叮当!叮当!清脆的打铁声,激动夜间沉默的空气。小门里时时闪出红光,愈显得外间黑漆漆地。我从门前经过,看见门里的铁匠。叮当!叮当!他锤子一下一上。砧上的铁,闪作血也似的光,照见他额上淋淋的汗,和他裸着的,宽阔的胸膛。我走得远了,还隐隐的听见叮当!叮当!朋友,你该留心着这声音,他永远的在沉沉的自然界中激荡。你若回头过去,还可以看见几点火花,飞射在漆黑的地上。1919年9月,北京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注①当时正值封建文人和资产阶级贵族纷纷反对将劳动人民的生活入诗之际。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反复出现“叮当”的打铁声和闪烁的火花,传神地写出了铁匠劳动时富有代表性的特征。B.“外间黑漆漆地”“漆黑的地上”富有深层含义,象征着时代背景和环境的黑暗、滞重和沉寂。C.诗歌最后发出“你该留心着这声音”,注意“火花”的呼吁,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注和敬重。D.诗歌写的是铁匠打铁,但其目的是突出底层人民劳动生活的沉重与苦难,精神的压抑与痛苦。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具体生动地刻画铁匠的形象,诗人采用了空间移动的手法,通过距离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来描写铁匠的劳动。B.全诗以诗人的视觉和听觉为中心,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展现了三组互相联系又各有特色的画面,描绘出铁匠打铁的全景轮廓。C.诗人以洗练的笔法,有点有面、有声有色、有实有虚地塑造了在黑夜中打铁的铁匠的形象,生动真切,有强烈的感染力。D.诗句基本上由二拍、三拍、四拍三种不同节拍的诗行组成,错落有致,起伏多变,形成了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富有音韵美。3.这首诗塑造的铁匠形象给人以怎样的感受?请简要概括。(4分)4.这首诗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6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8题。(16分)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沉钟袁可嘉让我沉默于时空,如古寺锈绿的洪钟,负驮三千载沉重,听窗外风雨匆匆;把波澜掷给大海,把无垠还诸苍穹,我是沉寂的洪钟,沉寂如蓝色凝冻;生命脱蒂于苦痛,苦痛任死寂煎烘,我是锈绿的洪钟,收容八方的野风!(原载于《文艺复兴》)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节传达了“我”面对时空的孤独感受,起句气象宏大有力。B.“负驮三千载沉重,/听窗外风雨匆匆”将深厚的历史感和清醒的现实意识交织在一起。C.“我是沉寂的洪钟,/沉寂如蓝色凝冻”,洪钟沉默不语是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D.诗人借“负驮三千载沉重”的沉钟,写自己在探寻自我与世界平衡点中的生命体验。6.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将自己比作洪钟,以洪钟的身份来描写形象,记叙行为,抒发情感。B.第二节和第三节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在增强语势的同时,使语言整齐有序,回环起伏,富有美感。C.诗歌用第一人称来抒情,有利于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也可以给读者强烈的代入感,使读者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D.诗歌结构上首尾呼应。第一节的“窗外风雨”与最后一节的“收容”遥相呼应,构思巧妙,浑然一体。7.“收容八方的野风”这句话意蕴丰富,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小学、初中、高中各种试卷真题知识归纳文案合同PPT等免费下载www.doc985.com8.诗歌塑造了洪钟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9分)祖国土[苏联]阿赫马托娃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它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它也不像是上天许给的乐土。我们心中不知它的价值何在,我们也没想拿它来进行买卖,我们在它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它的存在。是的,对我们,这是套鞋上的污泥,是的,对我们,这是牙齿间的砂砾,我们把它践踏蹂躏,磨成齑粉——这是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